-
名句
85 / 12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劝学》
-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 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 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 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李珣《南乡子・山果熟》
-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王昌龄《送柴侍御》
-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吴文英《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李贺《致酒行》
-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
-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 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晚晴》
-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欧阳修《画地学书》
-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李泌《长歌行》
-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李白《金陵新亭》
-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苏轼《江神子・恨别》
-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 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 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 方苞《孙征君传》
-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皇甫冉《春思》
-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纳兰性德《眼儿媚・咏红姑娘》
-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崔季卿《晴江秋望》
-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史九散人《醉中天・咏大蝴蝶》
- 但东望、故人翘首。 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李约《过华清宫》
-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 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李商隐《为有》
-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李颀《望秦川》
-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赠荷花》
-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李白《王昭君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