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怀 十四

    孟郊孟郊 〔唐代〕

    黄河倒上天,众水有却来。

    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回。

    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莱。

    一直不知疲,唯闻至省台。

    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摧。

    失古劒亦折,失古琴亦哀。

    夫子失古泪,当时落漼漼。

    诗老失古心,至今寒皑皑。

    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

    劝君勉忍古,忍古销尘埃。

  • 送李兵曹赴河中

    钱起钱起 〔唐代〕

    能荷钟鼎业,不矜纨绮荣。

    侯门三事后,儒服一书生。

    昔志学文史,立身为士英。

    骊珠难隐耀,臯鹤会长鸣。

    休命且随牒,候时常振缨。

    寒蝉思关柳,匹马向蒲城。

    秋日黯将暮,黄河如欲清。

    黎人思坐啸,知子树佳声。

  • 烂柯山(题拟)

    杨明 〔唐代〕

    [洞天春远日]行迟,[几点残星(残)]僊子棋。

    [樵斧]烂柯人换世,[碧]桃花影未曾移。

    (见光绪卅二年郑永禧纂《烂柯山志》卷十一《历朝金石考》录《唐杨明残诗碑》。

    碑仅存十六字,缺字系郑氏据《府志》补。

    )(〖1〗碑后附款识,上半已缺,残文云:「讳明,字文举,号潜醉,文章高古,诗为耑门〖中缺〗柯山,而先生之诗,遂刻山中,以俟赏者〖中缺〗二年冬十月十有八日门生碣石王主敬谨。

    」〖2〗郑氏跋云:「右碑正书四行,行七字,诗一句。

    每字方四寸许。

    后二行款识,末一行年月,脱上年号,致难稽考耳。

    碑四边花纹,据瞿溥《日迟亭记》,系唐人诗刻,明代已断,今尚存两截。

    跋内明无籍贯。

    康熙《县志》称河东人,碣石在今山东武定府海丰县黄河入海处,古河东地也,当不误。

    」「《府志》列宋诗,喜庆《志》并改《日致亭记》,取唐人)(『春远日迟』之咏为,昔人岂别有攷欤?

    留俟知音。

    」杨明为唐人抑为宋人,尚难确定,今姑录出以备考详。

    又按:《南部新书》卷丁有王主敬事迹,未知即诗后题识者否。

    据劳格《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一云,王主敬即王上客,高宗时人,事详《刘宾客外集》卷九《王倰神道碑》及《太平广记》卷二五○引《两京新记》。

    )。

  • 双六头赋送李参军

    高适高适 〔唐代〕

    有物兮四方故城,六面砥平,白质黑文,花攒星明。

    主张尔手谈,决断尔心争,推得失似关乎天命,而消息乃用乎人情。

    若行之尤[一],思之精,虽邂逅而小比[二],(「小比」,蒋云作「小屯」是,「屯」、「亨」,皆《易》用语;项云「比」为「北」之形讹,赌戏中败者称「北」,或称「奔北」。

    )必指掌而大亨。

    李侯李侯保令名,无怨𥎪于垂成。

    (「𥎪」,蒋、项皆云当作「败」。

    )朝影入平川,川长复垂柳[三],(刘开扬云此二句乃误钞《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文,当删。

    )明年有一掷分[四],(项疑「分」字为衍文。

    )君不先鸣谁先鸣?

    ([一]游国恩先生云:「『尤』字似系『久』字之误。

    」俞云:「行之尤不误。

    这是一种近乎双六的赌具,行之尤者行之最,言他这碁走得很好,虽然有时会失着,但转眼反手〖指掌〗间,又亨通了。

    若作久,便与下文指掌大亨不合。

    」[二]俞云:「『小比』疑当作『小疵』。

    」刘云:「当作『小屯』。

    」[三]刘云:「『柳』字不叶韵,疑是『平』之误,此句说古练不已。

    」[四]「明年有一掷分」不成句,疑「分」字是衍文。

    俞云:「似亦不误,说明年还有一掷的机会〖大约指官场的攷绩等事〗,您一定便得意的。

    『分』字仄声。

    」刘疑「有」当作「傥有」。

    )。

  • 蒲关西道中作

    李山甫 〔唐代〕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

    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

    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 寄杨茂卿校书

    姚合姚合 〔唐代〕

    去年别君时,同宿黎阳城。

    黄河冻欲合,船入冰罅行。

    君为使滑州,我来西入京。

    丈夫不泣别,旁人叹无情。

    到京就省试,落籍先有名。

    慙辱乡荐书,忽欲自受刑。

    还家岂无路,羞为路人轻。

    决心住城中,百败望一成。

    腐草众所弃,犹能化为萤。

    岂我愚暗身,终久不发明。

    所悲道路长,亲爱难合幷。

    还如舟与车,奔走各异程。

    耳目甚短狭,背面若聋盲。

    安得学白日,远见君仪形。

  • 贺新郎・四海文章伯

    无名氏 〔宋代〕

    四海文章伯。

    自雪堂人老,有谁当得。

    馀子纷纷何足数,除是壶中仙客。

    况夺得、秋光清彻。

    笔下诗成愁鬼魅,更千军、侍帐看飞檄。

    须信道,万人杰。

    胸襟浩荡乾坤窄。

    向楼东吟笑,壮心谁识。

    直渡黄河擒颉虏,吐尽平生奇策。

    终不负、雄姿英发。

    闻说九重飞紫诏,想鸣珂、日晚朝天阙。

    鸿鹄举,楚天阔。

  • 望江南・忆江南

    张继先 〔宋代〕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

    清籁与谁喧池水,微风遣我下檐楹。

    圆缺若为情。

    终南道,累寄笑歌声。

    丹阙夜凉通马去,黄河天晓照舟横。

    联辔去还成。

  • 客中闻从兄岛游蒲绛因寄

    无可 〔唐代〕

    遥遥行李心,苍野入寒深。

    吟待黄河雪,眠听绛郡砧。

    差期逢缺月,访信出空林。

    何处孤灯下,只闻嘹唳禽。

  • 燕台四首 夏

    李商隐李商隐 〔唐代〕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簿雾起缃裙,手接云𫐌呼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