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诗七首・其四

    曹植曹植 〔两汉〕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苏轼 〔宋代〕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眼儿媚・咏红姑娘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五代〕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状。

  • 读陈胜传

    屈大均屈大均 〔清代〕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

    王候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 留侯论

    苏轼苏轼 〔宋代〕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 挽文山丞相 / 挽文丞相

    虞集 〔元代〕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刘过 〔宋代〕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 凤翔八观 真兴寺阁

    苏轼苏轼 〔宋代〕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頳。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 喜迁莺・霜天秋晓

    蔡挺 〔宋代〕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