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筇竹杖歌

    蔡戡 〔宋代〕

    我有一枝筇,夭矫如游龙。

    由来博望使西域,万里持寄衰病翁。

    自蜀历楚入吴越,名山胜地多留踪。

    先排衡山云,直上南台升祝融。

    次登岘山首,北望京洛浮尘中。

    白鹭洲前弄明月,黄鹤楼上迎清风。

    东游秦望探禹穴,天台鴈荡观奇峰。

    孤根端有岁寒操,劲节肯染京尘红。

    飘然飞去不可执,西山南浦聊从容。

    放行天地无障碍,倚观宇宙皆虚空。

    横挑斜曳任所适,去来无定如飞鸿。

    提携九节常在手,四方上下俱相从。

    我常病足不能履,頼汝左右扶持功。

    老形已具身伛偻,讵可一日无此公。

    杖兮切勿化龙去,留取百岁扶衰慵。

  • 示能仁长老祖秀

    胡寅 〔宋代〕

    此世未可出,太虚无古今。

    一尘绝点染,万象罗萧森。

    白云从何来,舒卷亦无心。

    流风散远影,花雨释重阴。

    俄然际碧海,倏尔归遥岑。

    方来讵可执,已去谁能寻。

    何人知此意,鱼鸟徒高深。

    道人乃如许,洒落湘之南。

    冥鸿岂避弋,倦鹤亦投林。

    昔年淮泗间,清誉喧佩簪。

    石塔缝无际,盐官鼓无音。

    衡山亦何有,神廪供爨鬵。

    十年一纸衲,彩线穿金针。

    上方万壑外,微笑开我襟。

    幽怀久自契,俗虑何由侵。

    攀萝共明月,流水写瑶琴。

  • 去岁寓长沙游道林岳麓真天下绝景也今相去不远无因再游赋诗见意

    李纲李纲 〔宋代〕

    衡山之陬湘水滨,道林岳麓天下少。

    蟠冈复岭相掩重,石磴松门递萦绕。

    经行多在烟霭间,台殿半开云木杪。

    衲僧宴坐禅寂余,朝磬暮钟清杳杳。

    凭髙旷望楚天阔,志气已逐飞鸿矫。

    橘洲枫浦指顾中,俯视更觉长沙小。

    风樯浪舶千艘屯,丹楼粉堞百雉缭。

    苍茫晓色散平川,点缀残霞映疏蓼。

    从来篇翰谁最优,沈宋杜韩争表表。

    古今尘迹散烟云,独有斯文传不了。

    隔年清赏回首空,斯欲再游真漭渺。

    苍梧九疑云漠漠,青草洞庭风袅袅。

    有时幽梦一到之,觉来枕席清秋晓。

    人间万事不由人,安得忘情逐猿鸟。

  • 题壁 其一

    和庵主 〔宋代〕

    自从南岳来雪窦,二十余年不下山。

    两处居庵身已老,又寻幽谷养衰残。

  •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韦奇 〔宋代〕

    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

    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

    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

    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

    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

    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

    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

    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

    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

    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

    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

    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

  • 悼梁公

    赵汝谔 〔宋代〕

    鹤发童颜两鬓星,一经庭训已成名。

    倏惊南岳长庚堕,怪底西岩暮日倾。

    爵锡九重恩正洽,骨埋三尺土犹馨。

    贤郎连步从阶上,次弟褒封到墓茔。

  • 寄呈后村刘编修

    邹登龙 〔宋代〕

    众作纷纷等噪蝉,先生中律更钩玄。

    如开元可二三子,自晚唐来数百年。

    人竞宝藏南岳藁,商留金易后村编。

    傥令舐鼎随鸡犬,凡骨从今或可仙。

  • 偈颂七首 其一

    释亮 〔宋代〕

    一叶落,天下秋,几人于此辨来由。

    衲僧冷地呵呵笑,南岳天台拄杖头。

  • 颂古二十六首 其二一

    释嗣宗 〔宋代〕

    新罗渤海,南岳天台。

    纤尘不碍,岂涉去来。

    回头敛念,解脱门开。

    反忆善财寻胜友,百城游徧不知回。

  • 送廖八下第归衡山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

    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

    失意倦京国,羁愁成鬓霜。

    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