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一

    释德洪 〔宋代〕

    庐山觉未老,俨然旧风姿。

    树石亦仙骨,逢春更华滋。

    爪分烟翠层,千丈垂白霓。

    贪看让争席,舍者尔为谁。

  • 楞伽端介然见访余以病未及谢先此寄之

    释德洪 〔宋代〕

    楞伽剧谈喜高笑,一钵安巢在云杪。

    我游庐山二十年,闻名常多识面少。

    道林过我古南台,路逢泥软手提□。

    台舆瓦合今果尔,更呼邻僧相与来。

  • 十六夜示超然

    释德洪 〔宋代〕

    山深久不晴,领略三伏暑。

    夜凉闻风泉,疑作空阶雨。

    但觉纸窗明,不知山月吐。

    阶除偶独立,满庭浩风露。

    室闲门未掩,时有飞萤度。

    余生愿俱子,万壑千岩处。

    艰难百忧中,长恐此心负。

    今宵复对榻,乐事遽如许。

    地偏心亦远,喜俗忧自去。

    风光如辋川,窈窕辛夷坞。

    以短暴弟长,正坐功名悮。

    何如庐山阴,一水断世路。

    持远两镜临,于中可无覩。

    此诗若散缓,熟读有奇趣。

    便觉陶渊明,仿佛见眉宇。

  • 南丰曾垂绶天性好学余至临川欲见以还匡山作此寄之

    释德洪 〔宋代〕

    我生少小秀不丛,题诗落笔先飞鸿。

    一从废弃脱毛髪,乃与石田樗木同。

    平生百虑湛古井,无复掀涌波春风。

    尚余覻书旧垢习,终日伏桉如哑聋。

    默观前古忠义辈,光明硕大皆人雄。

    闻之恨未目亲历,周行四海如萍蓬。

    猛闻君侯富道义,浩然养就如婴童。

    笔端五色藻造化,经纶事业罗心胸。

    扬清激浊出天性,英声不减狄梁公。

    一节直走汝水上,回首弊箒香炉峰。

    徘徊一月不及见,痴坐掩扃知命穷。

    霜清昨夜兴飘忽,匡山落我清梦中。

    吾身去住本无系,便欲登舟而向东。

    再惟君侯未我识,恨遗他日山水重。

    作诗愿见亦不恶,谷风从虎云从龙。

  • 蒲元亨画四时扇图

    释德洪 〔宋代〕

    画工妙物无不可,谁能笔端自忘我。

    醉蒲睡著呼不闻,但见解衣盘礴臝。

    起来潄墨滋破砚,霜绡只尺开纨扇。

    点缀四时无不有,但觉眼前红绿眩。

    云破连峰青碧开,林梢时复见楼台。

    断桥落日空流水,为问秦人安在哉。

    春山杳霭知何处,夏木森森蔽云雨。

    秋阴未破雪满山,笑指千峰欲归去。

    看山对客忆蛾眉,客去愁多自不知。

    满眼匡庐看画轴,平生坐媿虎头痴。

    万事浮云定何有,白鹤归来千载后。

    江山长在身世忙,岁月不移舟壑走。

    对此未归心欲折,借君玉斧修圆月。

    会看谈笑满清风,讵使人间畏炎热。

  • 东麓

    唐庚 〔宋代〕

    经旬不见小匡庐,忽尔相逢喜欲呼。

    自入秋来更韶润,却从瘦里带敷腴。

    人间信有伤心碧,坐上那无满眼沽。

    可是清晖解娱客,能令肠断到愚儒。

  • 庐山紫霄峰有禹刻石室

    洪刍 〔宋代〕

    块视落星石,杯观彭蠡湖。

    荒哉秦汉君,抗旌上崎岖。

    永怀太史公,九江观禹摹。

  • 福圣观

    王介之 〔宋代〕

    奔雷漱玉向高秋,长伴神仙出众流。

    下得碧山终未足,待归沧海始应休。

    云饶浄色依依敛,猿傍寒声历历愁。

    别有千寻在何处,庐山南面虎溪头。

  • 送楼谦中赴江州德化主簿

    邹浩 〔宋代〕

    忆昨随侍游鄞川,穷探欲上苍崖颠。

    峥嵘古寺忽邂逅,眸子顾我惊了然。

    子时苫块惨无意,挥麈岂暇论幽玄。

    星离雨散已五载,谁谓此地方周旋。

    胸中突兀富经史,欬唾落纸珠玑圆。

    明明君王正侧席,何事版籍从拘挛。

    匡庐胜槩半境内,足以寄傲追前贤。

    穿云潄涧徧所历,妙句流落人间传。

    却来隐几北窗下,博山深炷沉香烟。

    细观身世究竟处,何者当好何当捐。

    纷纷万事付一笑,聊复尔耳姑随缘。

    吁嗟二轮挽莫住,愿子于此同勉旃。

  • 送头陀赴庐山寺

    郑常 〔宋代〕

    僧家无住著,早晚出东林。

    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

    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

    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