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紫霄峰有禹刻石室

    洪刍 〔宋代〕

    块视落星石,杯观彭蠡湖。

    荒哉秦汉君,抗旌上崎岖。

    永怀太史公,九江观禹摹。

  • 福圣观

    王介之 〔宋代〕

    奔雷漱玉向高秋,长伴神仙出众流。

    下得碧山终未足,待归沧海始应休。

    云饶浄色依依敛,猿傍寒声历历愁。

    别有千寻在何处,庐山南面虎溪头。

  • 再用前韵

    吴则礼 〔宋代〕

    玉涧安在哉,注目匡山云。

    都梁有奇特,渠自能挽君。

    伏雌端可烹,岂惟酒盈樽。

    老子堪料理,枯肠为之醺。

    奕奕弦上语,大似机中纹。

    白头得胜妙,叹咤初未闻。

    更弹醉翁操,洗我蒲团昏。

    且复瀹龙焙,谁言淮水浑。

  • 送楼谦中赴江州德化主簿

    邹浩 〔宋代〕

    忆昨随侍游鄞川,穷探欲上苍崖颠。

    峥嵘古寺忽邂逅,眸子顾我惊了然。

    子时苫块惨无意,挥麈岂暇论幽玄。

    星离雨散已五载,谁谓此地方周旋。

    胸中突兀富经史,欬唾落纸珠玑圆。

    明明君王正侧席,何事版籍从拘挛。

    匡庐胜槩半境内,足以寄傲追前贤。

    穿云潄涧徧所历,妙句流落人间传。

    却来隐几北窗下,博山深炷沉香烟。

    细观身世究竟处,何者当好何当捐。

    纷纷万事付一笑,聊复尔耳姑随缘。

    吁嗟二轮挽莫住,愿子于此同勉旃。

  • 江州

    蔡肇 〔宋代〕

    浔阳江上陶彭泽,五株杨柳青山宅。

    元和之中白司马,送客江头明月下。

    当时尽作庐山客,林下题诗石上眠。

  • 诗四首 其三

    崔𬸘 〔宋代〕

    荒蒲乱苇簇人烟,指点江州一望间。

    惜取看人闲目力,琵琶亭上看庐山。

  • 过分江口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不行湓口更湖口,明日庐山自此过。

    犹恨西江不穷览,沅湘闻道亦无波。

  • 赠前住瑞竹寔禅师

    刘弇刘弇 〔宋代〕

    清𪾦上人四十余,二十爰祝发与须。

    惟桑与梓旧螺水,四维陁典卧起俱。

    阳岐有嫡嗣曰勇,得法殆亦西佛如。

    昂昂出世建业寺,譬土囊口纳众嘘。

    金耏子有吼物志,卷钵摄筇重趼趋。

    玄契妙悟似不偶,得未曾有才斯须。

    生平学解一朝尽,贰负臣忽脱帝拘。

    无端梅柳漏春信,成蹊桃李言略无。

    顷抛瑞竹依章浒,埋照接衽最下徒。

    楮衾菅席聊卒岁,末俗未觉谁龙猪。

    苍岑白涧谢人境,南若楚岳旁匡庐。

    斜幅绕胫凑初学,蝉联大刹知几区。

    又其甚者控阛阓,金碧烂日倾国都。

    如师不使正法席,笑众释子何朱愚。

    玉虎蛰音久不吐,是使一世狻猊虚。

    陋禅趁块揜孤唱,何啻鸡跖隄江湖。

    泸川南子素狂直,为不平者有矣夫。

    虽师理自无固必,欲得垂手可后乎。

    由来世事多反复,使我北望长嗟吁。

  • 寄九江陶子骏通直

    郭祥正 〔宋代〕

    家住庐山脚,堂开佚老名。

    清朝知止足,白发慰平生。

    日月归千载,乾坤付一觥。

    曾逢金马客,唤作小渊明。

  • 庐山三峡石桥行

    郭祥正 〔宋代〕

    银河源源天上流,新秋织女望牵牛。

    洪波欲渡渡不得,叱鹊为桥诚拙谋。

    胡不见庐山三峡水,此源亦接明河底。

    擘崖裂嶂何其雄,崩雷泄云势披靡。

    飞鸟难过虎豹愁,四时白雪吹不收。

    烛龙此地无行迹,六月游子披貂裘。

    谁将巨斧凿大石,突兀长桥跨苍壁。

    行车走马安如山,下视龙门任淙激。

    寄言牛女勿相疑,地下神工尤更奇。

    唤取河边作桥栋,一年不必一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