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的诗文
118 / 13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寄朱氏妹
昔来高邮居,我始得朱子。
从容谈笑间,已足见奇伟。
行寻城阴田,坐钓渠下沚。
归来同食眠,左右皆图史。
入视尔诸幼,欢言亦多祉。
当时独张倩,远在庐山趾。
沈君未言昏,名已习吾耳。
安知十年来,乖隔非愿始。
相逢辄念远,悲咤多于喜。
今兹岂人力,所念皆聚此。
诸甥昔未有,满眼秀而美。
低徊吾亲侧,亦足慰劳止。
嗟予迫时恩,一传日千里。
尔舟亦已戒,五两翩然起。
萧萧东南县,望尔何时已。
空知梦为鱼,逆上西安水。
-
送守哲归庐山
哲公金陵来,神韵自孤秀。
京华三十春,高节愈幽茂。
烜赫公卿门,道俗日奔走。
自非趣尚合,一息不相就。
慷慨贤豪士,波溢千金富。
蔬饭苟有余,秋毫未尝受。
嚻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
居然尚愁寂,终厌尘土臭。
忽思香炉云,荟蔚冠孤岫。
振衣寻昔游,烟霞宛如旧。
络木藤蔓长,攫石松根瘦。
瀑泉响夜壑,乳管添春窦。
茅茨荫方丈,宴坐度清昼。
几席雨奇花,阶除驯猛兽。
方知物外乐,回视人寰陋。
慎勿露声光,愚迷将辐凑。
-
送方进士游庐山
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
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
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
路盘深谷出岭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风雨恐衣湿,侧倚石脇人相乖。
雨收不觉在高处,却见童仆提携偕。
水声不绝鸟声好,药草香气侵人怀。
老僧避俗去足跣,野客就涧开门䦱。
树岩隠映见寺刹,层层杳杳跻云阶。
坞田将获乌雀横,秋果正熟猴猿𪘨。
东林淡齑应似旧,唯此足以待尔侪。
子心洒落撇然往,我方尘垢难磨揩。
-
依韵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见怀
君乘瘦马来,骨竦毛何长。
下马与我语,满屋声琅琅。
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
出没望林寺,远近数鸟行。
鬼神露怪变,天地无炎凉。
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
诵说冒雨去,夜宿昭亭傍。
明朝有使至,寄多惊俗章。
-
简寂观
[廊](郎)殿与云连,紫霄苍翠边。
自然应有药,谁敢道无仙?
藓色吞崖径,松声让瀑泉。
未能长息去,岂便是前缘!(见《吉石盦丛书》本《庐山记》卷四。
「廊」字从《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改。
)。
-
题东林二首 二
东林继四绝,物象更清幽。
社客去不返,钟峰云也(《永乐大典》作「色」)秋。
松枯群狖散,溪大蠹槎流。
待卜归休计,重来卧石楼。
(见《吉石庵丛书》本《庐山记》卷四,以《永乐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参校。
)(按:《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庐山记》二诗题作《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与幕客门馆僧道,闲游题东林二首》,系将徐知证等联句诗末题记误植于匡白诗题,另详后徐知证条。
)。
-
和舍弟寄题东林寺
元非附凤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
虚向班行纡[组](祖)绂,争如[□□□□]尘。
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
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见《吉石盦丛书》本《庐山记》卷四,缺讹据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