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傅道士鹤鸣泉

    陈杰 〔元代〕

    梦回华表千年远,思入庐山三叠寒。

    绿发道人知许事,山中自写鹤泉看。

  • 次陈刚父见简韵 其二

    黄文雷 〔宋代〕

    读书知姓名,心死非貌敬。

    昭回不在小,中天揭西柄。

    空山三木榻,绿满风雨径。

    岁寒毋忘我,细意匡山咏。

  • 冯深居挽词

    释文珦 〔宋代〕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

    亲传厚斋业,优得考亭宗。

    劲节霜崖竹,高标雪峤松。

    沧溟含雅量,干莫避辞锋。

    元老皆知敬,𪫺夫独不容。

    畏涂尝跌足,道院𫏐潜纵。

    冤白州麾晚,身亡奠斝重。

    魂应归帝所,人尽哭堂封。

    有道存方册,无名上景钟。

    死生今隔异,湖海昔过从。

    刍束无繇致,愁凝五老峰。

  • 道过成蹊庵偶成旧风一篇

    白玉蟾 〔宋代〕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访幽奇。

    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

    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樵人弛薪指似予,中有玉洞藏仙都。

    楼阁参差美轮奂,神仙隠显知有无。

    夕阳挂树暮山紫,行行到此欲脱屣。

    门前三径绿苔深,浩荡春风醉桃李。

    子然放步成蹊庵,其一仙翁乐笑谈。

    苍髯绿鬓两眸碧,霞标芝宇清岩岩。

    青牛人去几千载,源流尚有玄孙在。

    身里蓬莱十二楼,杖头云水三千界。

    大隠从来只市廛,年来教法况萧然。

    先生驻锡庐山下,混俗和光四十年。

    琅庭琛馆五云起,五湖四海来如蚁。

    天下三百六十洲,未见堂宇高于此。

    自非先生真栋梁,安能玄阃颜辉光。

    烟蓑雨笠捘入门,琴佩剑履充其堂。

    先生何年创丹室,宝篆灰寒门牖密。

    明窗浄几一炉香,何人会此真消息。

    先生何日结草庐,读尽丹台紫府书。

    有时瞑目坐蒲团,闲即汲水浇园蔬。

    妙南老人画真迹,一枝薜荔缠寒碧。

    莫问当年老沈翁,先生默契真端的。

    竹锁庵边炼药台,鹧鸪啼得百花开。

    归去武夷向人说,也曾亲诣同原来。

    先生此功与此德,不须语句碑诸石。

    铭在诸人肺腑间,闻者欲见不可得。

    斩新花竹旧烟霞,十洲三岛共一家。

    有人问著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璚山道人懒成趣,勉强搜索此数句。

    明朝铁笛吹一声,直入千山万山去。

  • 螃蟹

    岳珂 〔宋代〕

    无肠公子郭索君,横行湖海剑戟群。

    紫髯绿壳琥珀髓,以不负腹夸将军。

    酒船拍浮老子惯,咀嚼两螯仍把玩。

    庐山对此眼倍青,愿从公子醉复醒。

  • 送潘兄谒李弘斋

    刘宰 〔宋代〕

    我欲游庐山,江长水茫茫。

    我欲谒弘斋,老去力不遑。

    羡子勇决策,去若飞鸿翔。

    及登夫子门,必升夫子堂。

    想见七十翁,神清气扬扬。

    客来语时事,慷慨激中肠。

    客去竟无言,高歌咏虞唐。

    子行当寄书,欲言浩难量。

    问我今何为,为言老农桑。

    论交四十年,会短别苦长。

    至今风雨夜,晤语思对床。

    所幸天壤间,日月同辉光。

    何妨一寸心,千里遥相望。

    小蟹有益友,劲气摩穹苍。

    及其即之温,百卉粲朝阳。

    特苗天所扤,双鸟鸣相将。

    闽峤几时归,猿鹤久悲凉。

    凭将一语寄,毋使三径荒。

  •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二○

    释慧性 〔宋代〕

    春山青,春水绿。

    草茸茸,花簇簇。

    若能丧尽目前机,便见庐山真面目。

  • 次韵昌甫所赋癞可瘦权且言去岁到白鹿洞 其二

    韩淲 〔宋代〕

    当年权可气横秋,此日匡山亦雪不。

    莫恨禅床人寂寂,可论书院鹿呦呦。

  • 宿翠岩寺呈李弘斋签判

    裘万顷裘万顷 〔宋代〕

    匡庐胜处君曾到,谁是渊明与远公。

    幸有和陶诗卷在,好依莲社此山中。

  • 大孤

    巩丰 〔宋代〕

    大孤小孤在何许,大矶小矶忽当浦。

    颠风吹浪未肯停,厌听萧萧打篷雨。

    今春积雪深复深,烂银犹照庐山阴。

    狐裘欲脱未可脱,蚁醁当斟谁与斟。

    晚来潮面乌如石,遥看知是长鱼脊。

    篙人且下铁貍奴,更与风波鬭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