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庐山怀旧

    方回 〔元代〕

    夜入庐山路,开元万柱宫。

    穿廊石渠水,凉座竹林风。

    羽客谈霏雪,星郎气吐虹。

    劫灰如可问,无复昔人同。

  • 拜饯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

    马廷鸾 〔宋代〕

    高怀岂必薄昆仑,揽辔登车意自欣。

    周太史官惭著我,汉常平使喜推君。

    庐山向已高千仞,野水从今宽一分。

    □□鹔鹴裘供□,□□□□更纷纷。

  • 和吴山泉知府

    释道璨 〔宋代〕

    乱来谁访古,杖屦竹边闻。

    小立真堪画,闲谈亦自文。

    长翁千载语,中允百年坟。

    寂寞庐山下,幽寻独有君。

  • 和丰城邹端简韵就送其归 其一

    姚勉姚勉 〔宋代〕

    千里携书谒帝阍,如君忠义出天根。

    筳篿已卜回渊听,寸草还思报厚恩。

    且共渔樵谈帝霸,岂无豪俊整乾坤。

    细吟窗下庐山句,亦欲乡人访道原。

  • 寄黄直卿

    詹初 〔宋代〕

    忆昔年犹壮,庐山侍读书。

    叨为三友末,相隔廿年余。

    君道多朋合,余非独索居。

    缘兹君日益,余昧愈成愚。

  • 送珙上人之庐山

    释心月 〔宋代〕

    不到庐山不是僧,斯言斯语亦何曾。

    珙今兴尽还归去,五老依前倚碧层。

  • 赠蓝琴士 其三

    白玉蟾 〔宋代〕

    夜来莫说西山冷,见说庐山夏有冰。

    直恐与君相别后,错听猿啸作琴声。

  • 琵琶行

    白玉蟾 〔宋代〕

    长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断鱼龙舞。

    芦花荻花愁暮云,天风吹我客湓浦。

    移舟回首思故人,凄然一登琵琶亭。

    琵琶亭上秦天远,琵琶亭下楚江横。

    呜呼我祖唐少傅,兜率天中已归去。

    客来倚棹问渔翁,香山居士今何处。

    冰魂雪魄挽不回,涛山浪屋空崔嵬。

    樯乌惊起水鸥睡,遶船明月夜徘徊。

    谪官江左秋风惨,江上黄昏月黯黯。

    那堪送客闻琵琶,况对怨女不伤感。

    洛阳城外虾撁陵,下有甲妓何娉婷。

    花落色衰婚舶客,独守孤舟伴月明。

    手抚琵琶意呜唈,挑拢撚抹缓复急。

    大弦哀哀小弦悲,孤舟嫠妇岂不泣。

    霓裳才歇六么鸣,四弦尽作裂帛声。

    碧落黄泉两凄苦,幽愁暗恨不堪听。

    凛如猿咽梧桐晚,款若鶑啼春昼暖。

    鹍弦转处如胡笳,宫调弹时若羌管。

    江州司马一断肠,灯前老泪如雨滂。

    老妇低眉娇滴滴,琵琶掩面罗衣香。

    初弹如珠后如缕,一声两声落花雨。

    诉尽平生云雨心,尽是春花秋月语。

    罗衣揾泪向人啼,妾是秦楼浪子妻。

    流落烟尘归未得,青楼昔在洛阳西。

    今嫁商人岂妾意,一曲萧骚夜无寐。

    秋风吹破居士心,琵琶声声堕珠泪。

    居士左迁鬰小邦,鼎鼐志愿犹未降。

    闻其曲声见其语,万斛愁肠如秋江。

    江花江草庐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

    江风飕飕江水寒,不见长安十年话。

    当时风月亦有情,为伊翻作琵琶行。

    居士悲乐似此妇,此妇激发居士情。

    居士还朝此妇死,琵琶古声今已矣。

    邦人江上建此亭,古往今来亭下水。

    柿叶翻红枫叶黄,荒烟压蓬月堕樯。

    星霜磨老香山句,香山骨冷今如霜。

    亭空江阔情何极,一思古人一叹息。

    两岸黄芦今画楼,山水窟中安乐国。

    江国凄凉人自愁,香山一去三百秋。

    长江不管愁人恨,泪与江波还共流。

    九江风月嗟无主,孤月依然几今古。

    江头愁绝到三更,琵琶不作亦凄苦。

    我来适是九世孙,思贤怀古独销魂。

    悲风如舞琵琶调,哀鸟如歌琵琶弦。

    古人去去不复返,孤亭寂寂寒江远。

    琵琶无声万艇横,留得庐山遮醉眼。

  • 庐山栖贤寺

    毛珝 〔宋代〕

    名重于诸刹,前贤旧隠踪。

    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

    瀑壮山疑裂,云深寺若封。

    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

  •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有不出院僧余与季蕃欣然访之语未终而觉将晓矣窗外簷溜淋浪纪以二诗 其二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泉声㶁㶁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

    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

    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