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山水吟

    赵希逢 〔宋代〕

    七闽佳山水,秀气鬰苍苍。

    钟而为人物,事业亦叵量。

    我生古瀛州,地匪中州丑。

    虽然得文公,木舌而金口。

    自惟禀受不坚申,安得玉骨秋水神。

    几番分欲躬樵苏,手足况有禹偏枯。

    禹犹尽力导河洛,功业何啻等山岳。

    予惟食粟类曹交,所至于人成落落。

    勿谓广之东,安得万人雄。

    地本不爱宝,赋予由来公。

    闽广虽异地,人物差可拟。

    尔来擢伦魁,亦复有人耳。

    声价压天下,争覩如星凰。

    泰山一毫芒,更有万丈长。

  •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四八

    释智朋 〔宋代〕

    如何望岱岳,仁心普周被。

    难与衲僧角,换却鬼眼睛。

  • 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随字

    王㧑 〔宋代〕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栋姿。

    凤凰鸣高岗,隠见视其时。

    孰若阿房宫,下容五丈旗。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

    才大古难用,论高人先知。

    晦翁千载人,源流有余师。

    衣传正大学,时吐蹇谔辞。

    国步方险艰,忧端终南齐。

    袖有济时策,真言琅玕披。

    忠嘉许稷契,不事激与随。

    辩论黼座侧,听纳天颜怡。

    林林陛楯郎,相顾胥叹咨。

    中有张万福,拜贺太平基。

    正頼中流柱,障澜使东之。

    胡为勇于去,神龙不容覊。

    平生廉靖操,为国张四维。

    西风送汉节,凛凛生霜威。

    皇华驰周隰,昼锦辉绣衣。

    清台占二星,今夕躔已移。

    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

    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隠微。

    刑清民乃服,莠除苗始滋。

    烹鲜戒政扰,漏鱼宁网稀。

    要令珥笔俗,洗心学书诗。

    更令佩犊子,竭力事耘耔。

    鄱江歇澜波,贯索韬光辉。

    丕变东楚俗,若咏洙泗涯。

    小试大儒效,泰山一毫厘。

    宁如立本朝,措世复雍熙。

    无容孔席暖,伫兴宣室思。

    归来纳绛节,平步登黄扉。

    富贵推不去,乘留复奚疑。

  • 景泰山七仙寺

    方信孺 〔宋代〕

    老衲诛茅昔小留,七仙阴为护岩幽。

    不将石履呈奇怪,安得西归好话头。

  • 次韵游龙门十绝 其六

    洪咨夔洪咨夔 〔宋代〕

    飞泉溅雪林华湿,盘石生云古藓干。

    早著些词招隠去,泰山有贼脍人肝。

  • 华亭百咏 东岳行祠

    许尚 〔宋代〕

    明主东封后,龟蒙望益尊。

    巍然此行宇,时许荐苹蘩。

  • 麻沙八景诗 岱山夕照

    蔡元定 〔宋代〕

    望断高峰眼不花,个中仿佛认人家。

    情知一样青山色,才有斜阳景更佳。

  • 岱岳篇雪中送华山人东游

    薛朋龟 〔宋代〕

    七十二君已绵邈,乾坤只今留岱岳。

    烟书云篆吊秦碑,万圣千灵朝汉朔。

    白日雕旛路相望,夜深仙乐张天上。

    日观天门踊跃登,芒作双鞋藜作杖。

    匹练吴门见几人,向来寂寞空山春。

    溪花谷树忽生色,一朝若为山人新。

    君行正直年华谢,山雪纷纷向君下。

    去看九州玉削成,孤高始信岱岳名。

    若趁长风竟飞举,鹅毛柳絮同身轻。

  • 再作

    刘摰 〔宋代〕

    何事劳心四愁望,侧身泰山日东向。

    君子九夷犹可居,已谋筑室金溪上。

    距江蓝舆才两舍,遶郭屏风列千嶂。

    门中翰墨傅风流,自为师友相赓唱。

    曹氏声名父子间,谢家文章弟兄行。

    古人至乐盖在斯,得意未肯博公相。

    顿挫万象归毫端,雕刻丹青尽名状。

    古风严重周庙鼎,小律软美楚人酿。

    居人恻恻盈锦囊,游子篇篇出惊浪。

    苦心颇恨语不工,故实仍嗟老多忘。

    惫休矍铄空据鞍,锐勇终输少年将。

    主盟定霸益勉旃,少陵勋名何可量。

  • 送赵守

    徐积 〔宋代〕

    齐有高密,有沂有沐。

    旁有泰山,莒鲁郊关。

    粤有人焉,气清神耸。

    立节以高,处义而重。

    维节维义,肇自布衣。

    根本渊源,所养可知。

    以义为文,洪畅精微。

    以义持守,隠如坚城。

    以义作为,动如精兵。

    面有正色,口无谀声。

    赤心可割,肝胆可倾。

    以义接物,不矜不骄。

    以义临民,实庇汝曹。

    实康实济,实恺实悌。

    民实宜之,实受其惠。

    方今天下,虽曰治安。

    正在所恤,民有饥寒。

    公所往居,岂肯草草。

    戒吏侵渔,欲民温饱。

    言者为准,行者为表。

    维恕维平,除烦去扰。

    狼摧其牙,虎缩其爪。

    父子室家,足以相保。

    作此诗者,岂徒然乎。

    庶使其民,传告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