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二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稽古逢尧舜,锵金侍冕旒。

    生员尊郑学,子舍预夔谋。

    翰苑事犹著,岱宗魂已游。

    无情是天地,玉树掩蒿丘。

  • 游泰山六首 五

    李白李白 〔唐代〕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 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

    张说张说 〔唐代〕

    青气含春雨,知从岱岳来。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廻。

    厌浥尘清道,空蒙柳映台。

    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开。

  • 唐封泰山乐章 凯和

    张说张说 〔唐代〕

    烈祖顺三灵,文宗威四海。

    黄钺诛群盗,朱旗扫多罪。

    戢兵天下安,约法人心改。

    大哉干羽意,常见风云在。

  • 祗奉天书六首 泰山社首坛升降用《瑞安》

    郊庙朝会歌辞 〔宋代〕

    玄穹眷怀,宝符申锡。

    垂露腾文,粲然灵迹。

    发祥吉图,纯熙写奕。

    登荐钦崇,式昭天历。

  • 观洛行

    熊禾 〔宋代〕

    我生海南万山间,出门冈陇相回环。

    平田更无十里阔,何处知有天地宽。

    男儿堕地六合志,抱此一寸常悁悁。

    早年曾作天府客,长歌东出穆陵关。

    关头仰天坐叹息,百年事业如弹丸。

    乾坤只限衣带水,何繇万里窥中原。

    只今文轨一朝混,地不改辟时易然。

    斯须洛京见嵩华,咫尺孔林登泰山。

    圣贤往迹正在此,譬若木水有本原。

    北方学道古所贵,当年楚产皆其偏。

    从来一气有旺歇,况及人事多移迁。

    程门立雪道南后,幸此一脉犹绵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文公之学行八埏。

    当时亦号小洛阳,游胡刘蔡居相联。

    风流不减程邵马,至今故老人能言。

    起来高目视八荒,斯文一缕千钧悬。

    人心不啻溺焚急,茫茫大柄伊谁颛。

    但得人读周孔书,不患古道今无传。

    图书龙马事阔远,荥河温洛仍当年。

    畴分三三卦八八,举目法象非虚玄。

    大哉伊亳一德书,此极翼翼甸幅员。

    太平六典深识此,下方余意公惓惓。

    不惟周官列三百,更将仪礼陈三千。

    成周致治绝千古,空余轨则留残编。

    尼山已叹凤不至,祇有梦寐相周旋。

    从兹架漏过千载,何时赤子当息肩。

    汉初自是有余责,仁义经制皆𫈵绵。

    董公年老贾生少,至今秦法常袭沿。

    娄敬一言岂通论,长雄气习争相挻。

    绝爱东都一代治,犹是三代气象存。

    泱泱思乐鼓钟地,冠带几万圜桥门。

    尊师重傅古亦少,一变至道夫何难。

    惜哉桓荣无此学,西方现出金光仙。

    马来牛去事甚浅,自此正气常腥膻。

    秣陵青山那得似,独有此地余衣冠。

    王通元经莫轻议,太和文治诚班班。

    一时礼乐盛兴学,千闾万井皆均田。

    殷周而下此一治,王苏诸老重讨论。

    却恨晋阳好昌运,大纲不正他何观。

    此几一失又几载,高天厚地衔深冤。

    虽然正气当有合,古今良会应非悭。

    书生杜门三十载,邂逅三生一日缘。

    愿言挟册拜曲阜,更欲促驾窥涧瀍。

    河南夫子倡道地,似闻荒草凝凄烟。

    圣贤事事在耳目,依然昔日佳山川。

    文公之道会当北,古今此理常往还。

    昭代表章自此始,九州四海须同文。

    大道久分要统一,皇极一建趋荡平。

    老癃扶杖何日见,深衷寓此观洛篇。

    尧夫卜宅太平日,有道经世常一元。

    扬帆东南必沧海,振屐西北须昆仑。

    鲁侯僖伯我有望,残山剩水难为妍。

  • 远游

    文天祥文天祥 〔宋代〕

    黄河流活活,太行高巍巍。

    王屋山以东,百泉山以西。

    邹鲁盛文献,燕赵多雄姿。

    右摩泰山碑,左蹑函谷泥。

    郏鄏吊周公,曲阜拜宣尼。

    或登广武叹,或上北邙悲。

    平生几两屐,汗漫以为期。

    绝交天下士,要为男子奇。

    吴会偏王业,中原隔遗黎。

    安得与黄鹤,比翼天上飞。

    江河异风景,击楫感且欷。

    阳运遘百六,兴否俄推移。

    桑田变沧海,楚囚发孔悲。

    我本槛车客,为我解絷维。

    青蝇附天骥,万里相追随。

    人生尚行乐,矧复新相知。

    周道思下泉,王风怀黍离。

    富贵岂不愿,忧患那自持。

    人命危且浅,忽若朝露晞。

    长恐折我轴,中道欲差池。

    去我父母邦,我行且迟迟。

    听我远游曲,寄我长相思。

  • 次韵高秘书谒陆待制二首 其一

    苏泂 〔宋代〕

    人物推前辈,声名重泰山。

    斯文无毁誉,吾道有间关。

    袖短方妍舞,弓强愧力弯。

    风舟虽屡引,中路忍追还。

  • 京口喜雨楼落成呈史固叔侍郎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京口画楼三百所,第一新楼名喜雨。

    大鹏展翼到中天,化作簷楹不飞去。

    一日登临天下奇,华灯照夜万琉璃。

    上与星辰共罗列,下映十里莲花池。

    泰山为曲海为酿,手挈五湖为瓮盎。

    银糟香沸碧瑶春,歌舞当垆多丽人。

    使君歌了人皆饮,更赏谷中花似锦。

    五兵不用用酒兵,折冲樽俎边尘寝。

    兹楼屹作东南美,孰识黄堂命名意。

    特将此酒噀为霖,四海九州同一醉。

  • 曾吏部寿诗集老杜句

    楼钥楼钥 〔宋代〕

    刺史诸侯贵,春城海水边。

    层城临媚景,水合数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门吼瀑泉。

    游山忆谢公,频游任履穿。

    三寸如黄金,朱橘不论钱。

    潇洒到江心,石濑月娟娟。

    翠华拥吴岳,谁扶黄屋尊。

    御榻在𫶇嵲,佳气拂周旋。

    多除南省郎,一麾出守还。

    城中贤府主,今之黄颍川。

    笔落惊风雨,谈论淮湖奔。

    群书一万卷,分明在眼前。

    老气横九州,黄鹄摩苍天。

    历职汉庭久,磊落映时贤。

    否臧太常议,正直朱丝弦。

    东下姑苏台,戮力効鹰鹯。

    谒帝似冯唐,明公独妙年。

    列宿顿辉光,馨香粉署妍。

    卿月升金掌,等级敢比肩。

    巢许山林志,虚心味道玄。

    此邦承平日,接近与名藩。

    时节立复度,水旱其数然。

    百谷漏波涛,狂风大放颠。

    江流气不平,地轴为之翻。

    人烟眇萧瑟,茅茨寄短椽。

    凋瘵满膏肓,诛求何多门。

    至尊方旰食,鸿雁美周宣。

    平生方寸心,穷年忧黎元。

    恐辜明主恩,筋力不辞烦。

    晨趋阊阖内,应对如转环。

    制可题未干,御札早流传。

    斯人亦何幸,已闻动行轩。

    滞务兹一扫,烦苛法令蠲。

    抚养甚分明,连樯并米船。

    蜂虿不敢毒,歌笑轻波澜。

    骄阳化为霖,江鸣夜雨悬。

    公镇逾岁月,人安若泰山。

    且如今年冬,祁寒为之暄。

    萧萧理体静,迥出诸侯先。

    何时降玺书,谁能叫帝阍。

    丝纶实具新,载渥照乾坤。

    借问今何官,蓬莱汉阁连。

    鸳鹭回金阙,会是正陶甄。

    煊赫旧家声,风流今尚存。

    严家聚德星,文雅见天伦。

    曾参与游夏,寔为亲弟昆。

    潘舆送喜频,堂后自生萱。

    国与大名新,中堂有神僊。

    令子各清标,芝兰叠玙璠。

    今朝乌鹊喜,僊鹤下人间。

    甘作老人星,晨霞朝可餐。

    但求椿寿永,何曾藉偓佺。

    献寿更称觞,肃肃秩初筵。

    烂漫倒芳樽,华烛蟠长烟。

    清朝燕贺人,佳句染华牋。

    吾非文人特,不敢废诗篇。

    顾惟鲁钝姿,喧争懒著鞭。

    出游翰墨场,常受众目怜。

    尚为诸侯客,坐客寒无毡。

    未见有知音,非理谁与论。

    始知贤主人,见我颜色温。

    包蒙忻有击,豁达露心肝。

    窃效贡公喜,兼尽宾主欢。

    吹嘘人所羡,推毂期孤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