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其一

    包恢包恢 〔宋代〕

    君许身比稷,视饥真己如。

    免吾学颜帖,乞米李大夫。

  • 江心寺

    包恢包恢 〔宋代〕

    心无倚着绝沉浮,力破回澜岿独留。

    远过金山推碧玉,屹如砥柱立中流。

    木犹桂在月中植,人似身来镜里游。

    况是清秋方浄练,真成银汉着孤舟。

  • 再和二首 其二

    包恢包恢 〔宋代〕

    石为云盖上垂旒,水作冰壶一击球。

    似笋反生悬碧玉,如簪倒插挂青瑠。

    外犹虎踞风回啸,内若龙蟠气转幽。

    尚想初时开辟意,何时更共尔游休。

  •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三

    包恢包恢 〔宋代〕

    洞然一止水,浪静仍风恬。

    心微在精一,动凶由二三。

    根深自生色,形神犹饮酣。

    一毛犹有伦,声臭无容参。

  • 病中口占

    包恢包恢 〔宋代〕

    人于不病时,岂知病时恶。

    重如加刀锯,轻亦急束缚。

    寒如大冬冰,热则盛夏铄。

    四肢外犹解,五脏内似剥。

    石卧身经难,木瘦气削弱。

    痛苦千万端,坚忍力不角。

    贵势富强身,不能与我博。

    若非祸自求,安受外气虐。

    一息秋毫间,不来不可度。

    百忧一不兴,百念一不作。

    万事不到胸,万卷束高阁。

    学在身外者,无一可倚托。

    坎中维寸心,不乱犹独觉。

    清明尚如在,志气神自握。

    如围城未陷,主帅守弥确。

    如敝屋未颠,主翁立尤卓。

    或悠然以游,何惧以何怍。

    人能处未病,如病乃良药。

    生本自忧患,死反由安乐。

    恃吾身安强,气马恣奔薄。

    精炎火焚林,物溺水赴壑。

    ??醉酒池竭,姣淫欲海涸。

    魄坏魂何存,神去气宜索。

    盛年已衰翁,槁形止虚壳。

    如饮鸩自毒,如操刀自斫。

    病殒何怨尤,孽非天殒落。

    病中因苦口,戒以命为谑。

    我幸非此证,不似彼舛错。

    惟震雷巽风,二者相击搏。

    平生一泓水,洗手双赤脚。

    何为攻之惨,欲庇无智略。

    欲进不得前,欲退不得却。

    如竟不可瘳,废弃真刖若。

    无复行世间,岂更步可学。

    借曰病未死,饿死可云莫。

    安之若天命,天命非冥寞。

  •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三

    包恢包恢 〔宋代〕

    乾坤常简易,险阻知最精。

    尧舜何艰难,难在知人明。

    孔子每所患,因予犹改更。

    险如彼山川,无如世人情。

    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讥评。

    卓哉子陆子,高具双眼睛。

    气貌才一顾,肺肝见如倾。

    或但因传闻,能见人生平。

    万象悉呈露,如揭日月行。

    何畏乎功令,尧舜为法程。

    所恶利口覆,孔子为权衡。

    欲希象山翁,此目不可盲。

    众欺恐寡信,多伪难皆诚。

    虚受而实责,无容偏且轻。

    张陈门下客,莫非天下英。

    后至所居国,皆能居公卿。

    济世才最急,泰道非徒亨。

    下视瓮盎内,成雷聚蚊蝱。

    鸟须九霄鹏,鱼必东海鲸。

    为己与为国,灼知在先生。

  • 赠饶仲信静镜

    包恢包恢 〔宋代〕

    干不一动,静专动直。

    坤不一静,静翕动辟。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

    本体如是,偏主则非。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

    以至终养,贵以静习。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

    乾坤合德,无二无余。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

    圣贤言心,初无论拟。

    心比于镜,佛说云然。

    镜虽有光,孰拟心天。

    镜光则死,心光则活。

    活则不滞,死则不豁。

    佛法寂灭,匪干匪坤。

    若复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

    所以贵静,自动自静。

    其道光明,无物可并。

    惟省尽伦,是为全人。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 题碧岩二首 其一

    包恢包恢 〔宋代〕

    万山拥碧屹不动,万石嵌崖何可攀。

    似这立身须定得,定时方始是牢关。

  • 金溪道中六首 其三

    包恢包恢 〔宋代〕

    远山没云烟,不辨形与色。

    茫如天下垂,前路不可得。

  • 金溪道中六首 其二

    包恢包恢 〔宋代〕

    浓烟笼远岫,望眼如昏花。

    欲暮还欲雨,行人始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