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其四

    包恢包恢 〔宋代〕

    风雪太清白,顾怀似斯人。

    超然万松表,一洗肝胆新。

  •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其一

    包恢包恢 〔宋代〕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愿,其余安足言。

    但愿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世落落,自分安其偏。

  •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二

    包恢包恢 〔宋代〕

    广大中精微,如崇下履卑。

    川流本敦化,溥博时出之。

    刚毅发秋凛,宽裕融春熙。

    聪明靡偏照,密察不失时。

    权度心为甚,圣人良在兹。

    思睿睿作圣,无思无不思。

  • 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平包某作此以赠之

    包恢包恢 〔宋代〕

    水象童蒙,以出伊始。

    泉乃白水,出自艮止。

    天一初生,纯一清明。

    厥初始达,犹元而亨。

    当其蒙稚,涓涓犹细。

    及其渐进,混混未止。

    如玉与珠,不曰白乎。

    如冰与雪,湛不可污。

    反求诸己,心正如是。

    有生之初,纯白纯懿。

    养之于蒙,作圣之功。

    大人不失,与赤子同。

    圣如夫子,皜莫尚已。

    湼而不缁,洞彻表里。

    溥博渊泉,浩浩渊渊。

    皓如银河,月流星连。

    仰观先圣,本同一性。

    自始失养,遂终失正。

    气或杂之,内欲蔽伊。

    官或不思,外引远而。

    蒙反成失,白反变黑。

    黑水西流,清渭南隔。

    君在家庭,习若少成。

    异彼污世,同流浊泾。

    外引内欲,永绝勿赎。

    蒙养宜深,洊习宜熟。

    濬发尔源,如发蒙然。

    放乎四海,波涛际天。

    学有源委,海可至矣。

    所不然者,有如白水。

  •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六

    包恢包恢 〔宋代〕

    形相犹吾庐,主者自有执。

    执乃所性存,不计年百十。

    庐则有坏时,似井废不汲。

    能原始要终,修短非缓急。

  • 偶成五首 其五

    包恢包恢 〔宋代〕

    柔条嫩叶春新媚,劲干刚枝岁久磨。

    忺厌人情每相反,欲支大厦问凭何。

  •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其二

    包恢包恢 〔宋代〕

    斩新政令别规模,迎刃恢恢解有余。

    去就虽轻心自若,佞贤乍变事如何。

    籴为民患祈从免,社植根深恶始除。

    似此欲为尚何限,归欤千里竞攀车。

  • 再和二首 其一

    包恢包恢 〔宋代〕

    洞要穷源入莫闲,初头底事做成山。

    开先水独为干始,判后山方立地间。

    气浊下流泥作土,滓坚中结石成关。

    奇哉故迹皆堪验,何日重来更共攀。

  • 赠写神丘照堂

    包恢包恢 〔宋代〕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

    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

    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 偶成五首 其四

    包恢包恢 〔宋代〕

    南风正起北风微,谁谓秋高尚马肥。

    但愿金飚摧落木,和根亦仆拟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