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饯山泉吴守

    包恢包恢 〔宋代〕

    泉从九江来,发自庐山趾。

    不啻如渭清,时出到旴水。

    渊渊媚如珠,甘饮足千里。

    何妨遇山下,一时险而止。

    不碍以亨行,果行险自弭。

    真利用御寇,上下顺而理。

    方当执热中,以濯豁有喜。

    且当正渴时,得饮快如洗。

    旴人望膏润,恋恋正未已。

    顾如岁大旱,用汝甘霖比。

    不容私一方,宇内并倾企。

    盈科放四海,有本如是耳。

    安得长流旴,混混以终始。

    河南已治平,河内难留矣。

    好将世俗污,尽洗入清泚。

    溥博泽周流,功成大如此。

    却归山泉间,育德德孰拟。

    作圣以为期,善养功更伟。

  • 临江合皂李仲章以省轩求诗

    包恢包恢 〔宋代〕

    心之精明,不远伊迩。

    胸中若正,瞭焉眸子。

    举目有证,莫切于视。

    孰名曰省,少目取义。

    目当少时,湛湛精睟。

    其光神全,其见专致。

    老目为耆,则与少异。

    非徒以目,而分老稚。

    惟目如少,有可取譬。

    实省在心,省当如是。

    如开双明,洞见万类。

    心难常存,省不可替。

    心难常觉,省不可离。

    心本善者,孰非纯懿。

    心不善者,孰非私利。

    省与不省,善恶关系。

    省者如醒,不省如醉。

    省者如寝,不省如寐。

    省者如活,不省如毙。

    果能自省,卓然奋励。

    暗室不欺,屋漏不愧。

    如目万象,无有掩蔽。

    一不自省,冥然罔记。

    外物交引,内无纷炽。

    如目老昏,无非障翳。

    二者相远,宜知敬忌。

    聂君少年,有目可贵。

    以省名轩,轩豁无滞。

    惟道无穷,要在远诣。

    惟言多穷,要履实地。

    惟难有常,勉无失坠。

  • 水调歌头・羽觞随曲水

    包恢包恢 〔宋代〕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

    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

    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

    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

    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

    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觐岩宸。

    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 包恢包恢 〔宋代〕

    日短暂居犹旅舍,夜长宜就作祠堂。

  •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四

    包恢包恢 〔宋代〕

    上达何外暴,真乐非幽园。

    凡有动于境,恐皆离乎天。

    我自淡不厌,彼徒争相喧。

    峰高果峻极,无论百千年。

  •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一

    包恢包恢 〔宋代〕

    大钧正旋转,坱圠方无垠。

    乾坤用六子,乃使天下春。

    震子实为长,龙蛰屈不伸。

    不一动则止,一动化万新。

    嘉熙再仁孝,斯时召斯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于身。

    机关一开阖,斩新出精神。

    日月无点翳,太虚绝纤尘。

    毫发靡遗恨,谁能疵大醇。

  •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六

    包恢包恢 〔宋代〕

    四世凡五公,贵盛古自昔。

    于我如浮云,光前在仁宅。

    仰观我絜斋,江汉濯之白。

    下视世所羡,腰黄眼前赤。

    度越此流辈,人何啻千百。

    希舜鹿野居,介然有如石。

    尝为耳目人,天子屡前席。

    义难若是恝,命岂可终逆。

    非如一小官,去就惟我适。

    况当有道时,丘自不与易。

    世方厄三空,实当有长策。

    心肝奉至尊,忧劳敢云斁。

    行矣金玉声,智勇全赵璧。

  • 偶成五首 其三

    包恢包恢 〔宋代〕

    农家命脉寄田亩,可但稻粱枯与荣。

    造化何许须多力,须臾活几万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