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度正的诗文
8 / 1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寿黄运使
南海之中三神山,高出天宇超人寰。
上有神仙百万宅,琼栏瑶楯相回还。
四方鳞鳞中杰观,不知谁氏当中间。
或云黄帝之后已百世,云仍诜诜褒衣博带千官班。
向来山泽癯,晦伏潜深湾。
是家老仙伯,下顾目所瞷。
中夜舞鸾凤,明朝排天关。
自从放出一头地,长江大河声潺湲。
东皇回跸鼓万象,和气袭人春初颁。
云裾霞珮来何所,巍峩步趋貌则闲。
生香馥郁浮四座,得未曾有天非悭。
至人之子饫芳味,欲揭北斗高莫攀。
丹霄争看来驿骑,衮衣直上承天颜。
上论唐虞开稷契,下及草野兼庸孱。
嗣德之继发余响,未必政尔诗书删。
-
和黄侍郎韵
君不见君家涪翁居戎州,只为山月来登楼。
又不见君家绣衣老使君,传家文物如卿云。
两仙仙去今百载,云冠霞佩俨如在。
数行妙墨留壁间,九顶三峩屹相对。
竹坡先生驻归步,来拜翁祠还少伫。
水光山色为改容,收拾奇观入新著。
世间好景苦留人,无奈催归作霖雨。
山谷先生心好客,为爱横空雪山白。
慇懃载酒清音亭,一抹云间真绝色。
鸿飞天际去冥冥,风入松间听琴瑟。
浮云聚散两茫茫,大川东注何终极。
兹游应不减风雩,清和正值春三月。
-
送李君亮安抚赴阙
皇帝龙飞十四载,拱手垂衣功不宰。
谁生厉阶起甲胄,天下岌岌几于殆。
赫然烹阿封即墨,神机独断定四海。
内酬勋庸清列位,外召诸老仍博采。
自古圣人闻至治,不贵无过贵能改。
三池先生已先入,谏阁经帏行遂拜。
遂宁先生又继起,老手便当调鼎鼐。
冬官侍郎何迟迟,几日涪江下寒濑。
恭闻促诏已屡下,云汉昭回九天外。
吾君寤寐在良弼,其意岂不望启乃。
往年袖手固其理,今日缄口庸何待。
祖宗至仁育疎戚,常使无权免骄泰。
宣仁圣烈重贬损,功参尧舜光万代。
当时若不甚快意,其奈无忧近葅醢。
前乎六一论尧佐,后日了翁陈二蔡。
一从一违事已判,得失了然为世戒。
况今政事归中书,国体堂堂方正大。
春宫仁孝且英睿,多士盈庭复蔼蔼。
先生而言言易入,及其事至恐不逮。
姑置区区论商鉴,覆辙不远那容再。
行看正道动前席,盛时难逢愿自爱。
-
昨蒙谓卿机宜学士佳章宠寄谨依元韵酬谢乞幸笑览
君家谪仙人,豪侠好骂讥。
脱靴辱权幸,捧砚夸宠妃。
风月三千首,百卉弄春晖。
恭惟紫微公,执笔赞万几。
大行或差舛,考验在璇玑。
同时三君子,日月争光辉。
我生百年后,览之神奋飞。
粤从志学来,斯文力发挥。
瓦劄带尘壤,羊毛拂烟霏。
言词虽不工,往往造精微。
邂逅逢名世,如何尚布衣。
为我特倾倒,我心亦依依。
从今愿卜隣,穷空不思归。
厚意敢虚辱,三尺横金徽。
-
青松一首送杨侍郎丈赴阙
东山种青松,西山种桤木。
三年已成林,十载盘空谷。
桤成供烹爨,松成架巨屋。
所用各两涂,成功异迟速。
早作起揽袂,庖人已炊玉。
盈车载束薪,轧轧鸣车毂。
万家争欲买,须臾无一束。
樵夫喜易售,不知山已秃。
朝夕手不停,采采尝不足。
人情贵适用,那复问荣辱。
落落青松子,岁寒抱孤独。
大可充栋梁,小亦宜桁楅。
奈何人不顾,偃蹇傲刍牧。
牵补芘风雨,无复思营筑。
有如命召公,往欲寻洛卜。
首当开明堂,号令于此肃。
明堂礼有制,伻图载简牍。
殷人崇以三,周制加其六。
广袤度尤严,所冀容群服。
奉璋列左右,天颜中穆穆。
规恢既宏远,制作难逼促。
当资合抱干,一柱扶天轴。
切勿用小材,小材必倾覆。
操斤走宇内,濯濯无遗育。
坚刚老不枯,允哉东山麓。
慇懃谢匠氏,所望一留目。
勿谓道里远,登载容万犊。
君王顾之叹,巨用必收录。
修竹操亦奇,谨毋遗修竹。
-
知县九十一丈应聘成都赋诗为别
珍重圭璋彦,经纶半世闲。
纷纷徒自黠,默默了非顽。
怀道心虽泰,忧时鬓已斑。
操存期入室,得失讵逾闲。
忽遇风云会,应思雨露颁。
慨言全蜀病,均是一家患。
友爱惟天性,侵牟可厚颜。
未能忘狗鼠,安得及孤鳏。
昔志词何屈,今行势莫艰。
坎离交接地,损益覆翻间。
户外元无盗,山前怎有蛮。
都缘人好事,所以物生奸。
善恶无他道,廉贪是要关。
但令归似水,何用积如山。
问政文而上,论心武以还。
未言齐地利,当念破天悭。
公议尤相傃,愚言殆未删。
君王何必利,孟叟语非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