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题徽州李君博文阁

    陈文蔚 〔宋代〕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 归途喜晴

    陈文蔚 〔宋代〕

    来时风雪乱纷纷,归日川原处处春。

    因识发生真意思,雨余花柳更精神。

  • 探梅不遇登祈雨峰

    陈文蔚 〔宋代〕

    人生何处不从容,旋向僧家借短筇。

    那为孤芳穷僻远,要留脚力上高峰。

  • 送欧阳国瑞归铅山

    陈文蔚 〔宋代〕

    交游无数竟谁同,雅羡夫君气似虹。

    吾道久随流俗弊,义居今见古人风。

    端能纵目秦淮上,邂逅论文楚水东。

    归去梅花开也未,江头叶叶剪霜风。

  • 老人生旦

    陈文蔚 〔宋代〕

    人生富贵多繁华,每遇诞日张绮罗。

    高堂宾从拥朱紫,金尊捧欢倾流霞。

    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齿歌。

    难逢乐事买欢笑,千金不惜如泥沙。

    贫家相去一何远,自叹居里非鸣珂。

    平时只甘陋巷味,啜菽饮水之日多。

    不知今朝是生旦,东邻旋问酒可赊。

    烹鲜击肥非不愿,一室悬磬将如何。

    阿爹从容呼儿语,我有至乐非由他。

    立身亦足显父母,声名不必登高科。

    颜色苟能奉亲欢,悦口不存旨与嘉。

    满堂虽无金玉富,六籍诸子幸满家。

    日率儿曹勤诵读,行慕颜闵心孔轲。

    但得门庭无外事,竹林足以长婆娑。

    子顺亲慈有余乐,自然福至由家和。

    篱边晚菊知人意,岁岁来荐黄金花。

  • 送赵国开赴湘阴

    陈文蔚 〔宋代〕

    听取闽山父老谣,屡曾游戏试牛刀。

    双凫泽国翩翩去,一鹗秋风渐渐高。

    书至未忘千树橘,政成须种满城桃。

    早归宣室膺前席,莫漫江头赋广骚。

  • 侍嘉言叔溪行和其韵

    陈文蔚 〔宋代〕

    山下江清水见沙,杖头沽醉酒旗家。

    多情黄菊知人意,故放篱边三四花。

  • 和赵连州雨中宿蒙轩韵

    陈文蔚 〔宋代〕

    千岩万壑暮云归,不但晴宜雨亦宜。

    妙处已将诗句写,吟余惟有梦魂知。

    对床谁共三更听,击节难名一段奇。

    安得山间伴清宿,拥衾推枕和公诗。

  • 徐子融以诗送余方叔吴介甫二书见示和韵以谢 其二

    陈文蔚 〔宋代〕

    簪去良朋未有期,无邪端欲正吾思。

    近来自服无他药,一卷中庸对证医。

  • 和周公美韵

    陈文蔚 〔宋代〕

    风光报答可无诗,渐喜春风熟燕泥。

    客至甚思留竹隠,书来无奈趣岩栖。

    幸同故国云虽暮,朗诵新吟日未西。

    自愧续貂才不敏,徘徊月已在榱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