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王巩韵赠其姪震

    苏轼苏轼 〔宋代〕

    衡门老苔藓,竹柏千兵屯。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

    传呼一何急,人马从车奔。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

    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

    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

  •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苏轼苏轼 〔宋代〕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诸孙相逢万里外,一笑未解千忧集。

    子方得郡古山阳,老手生风谢刀笔。

    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

    莫教印绶系余年,去扫坟墓当有日。

    功成头白早归来,共藉梨花作寒食。

  •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苏轼苏轼 〔宋代〕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流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浄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苏轼 〔宋代〕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怳然一梦瑶台客。

  • 九日黄楼作

    苏轼苏轼 〔宋代〕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韈。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𫜰𫜰。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景何殊泛清霅。

  • 满庭芳・归去来兮

    苏轼苏轼 〔宋代〕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 与郭生游寒溪主簿吴亮置酒郭生喜作挽歌酒酣发声坐为凄然郭生言吾恨无佳词因为略改乐天寒食诗歌之坐客有泣者其词曰

    苏轼苏轼 〔宋代〕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路,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次韵孙职方苍梧山

    苏轼苏轼 〔宋代〕

    苍梧奇事岂虚传,荒怪还须问子年。

    远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

    或云灵境归贤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闻道新春恣游览,羡君平地作飞仙。

  • 存目 其五

    苏轼苏轼 〔宋代〕

    诗题:题怀素草帖首句:人人送酒不曾沽。

  •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 其一

    苏轼苏轼 〔宋代〕

    谁将射御教吴儿,长笑申公为夏姬。

    却遣姑苏有麋鹿,更怜夫子得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