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颂的诗文
60 / 63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太平守梅学士隔阔累年会遇京口喜道旧故特枉篇章勉次来韵二首 其二
学海儒珍昔所知,于令刮目异常时。
蜗庐何幸纡千骑,萤烛多惭对九枝。
铅摘次书才赡雅,麈毛挥辩状清羸。
竹符芸省翻留滞,可是青云缓步迟。
-
次韵杨立之见别
梁苑昔倾盖,膺门尝赠鞭。
几回留客舍,四纪度星躔。
染翰频穿砚,繙书屡绝编。
文章传累世,功业慕当年。
怀宝思求售,趋时辄遘邅。
宋忠徒问卜,孟子本知天。
得丧时难必,穷通命使然。
半生淹贡部,晚节困乘田。
事盬才非称,歊喧性未便。
畏途嗟坎??,野思忆潺湲。
解绂无终竞,同袍每共怜。
老来心更逸,归去乐应全。
凤翮翔千仞,鲵蟠入九渊。
旧交尤惜别,后学欲钻坚。
湖峤新营第,河滨促放船。
一经勤教子,三径往邻贤。
顾我今耆艾,投闲??冶甄。
何时江海上,拂榻重相延。
-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姪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其七
名絓台章冒典刑,圣仁无滥许原情。
尹京虽愧四方则,廷尉亦非天下平。
三已自知无愠色,一廛归去愿为氓。
君恩天地何由报,九死鸿毛比尚轻。
-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姪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其五
飞语初腾触细文,廷中交构更纷纭。
纲条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称素长者,府徒半识故将军。
却怜比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姪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其四
平日论心友与亲,白头临事斗如新。
臝衣难喻疑金客,束缊应无乞火人。
三省行藏知有命,十年流落困无津。
物情世态经谙练,不假虚词问大钧。
-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姪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其二
搆虚为实尽枝辞,直道公心自不欺。
众口铄金虽可畏,三人成虎我犹疑。
忠邪所頼圆穹鉴,通塞须凭大衍推。
况是圣神方烛理,深冤终有辨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