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饯王晙巡边

    李隆基 〔唐代〕

    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

    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

    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余。

    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

    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

    风扬旌斾远,雨洗甲兵初。

    坐见台阶谧,行闻祅祲除。

    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

    舟檝功须著,盐梅望匪疎。

    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

  • 观拔河俗戏

    李隆基 〔唐代〕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 送贺知章归四明

    李隆基 〔唐代〕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 续薛令之题壁

    李隆基 〔唐代〕

    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 诗送玄静先生赴金坛(题拟)

    李隆基 〔唐代〕

    紫府烟霞士,玄宗道德师。

    心将万籁合,志与九仙期。

    绝俗遗尘境,同人喜济时。

    访经游玉洞,敷教入瑶墀。

    茅岭追余迹,金坛赴远思。

    阴宫春旧记,阳观饬新祠。

    缅想埋双璧,长怀采五芝。

    真灵若可遇,鸾鹤伫来兹。

    (详后。

    此首又见《嘉定镇江志》卷二十)(按:《茅山志》卷二收玄宗赐李玄静先生𠡠书二十四通,此诗见第三道𠡠内。

    此𠡠书全文录如次:「𠡠。

    广陵李炼师,上清品人也。

    抗志云霞,和光代俗。

    为予修福灵迹,将赴金坛,故赋诗宠行,以美其志。

    〖诗略〗尊师抱一守中,探微昭远,能回贞洁,发挥道门。

    遂与太和先生启是仙宗,起予虔奉,崇饬灵迹,广求真经。

    则诗以宠行,物将厚意,永慰歧路,以彰礼贤也。

    所谢知。

    」又按,据同书同卷所附玄静先生等表奏,知此诗为天宝六载九月二十五日作,由高力士宣赐。

    )。

  • 送胡真师还西山

    李隆基 〔唐代〕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闲。

    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李隆基 〔唐代〕

    紫府求贤士,清谿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 端午

    李隆基 〔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送日本使

    李隆基 〔唐代〕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李隆基 〔唐代〕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

    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