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小乙・其二

    郑孝胥 〔清代〕

    昧爽赴吴淞,落日归黄浦。

    挟书独往来,海鸥久为伍。

    锡名乃曰胜,好胜由尔父。

    未明唤儿起,去去不言苦。

    回头望楼窗,目力尽街树。

    饥饱儿自知,风雨儿自禦。

    安知尔已伤,精髓暗中腐。

    卧床未十日,到死无一语。

    无穷父子情,草草遂终古。

    倚楼默自失,泪眼复何睹

  • 答严几道・其二

    郑孝胥 〔清代〕

    湘水才人老失身,桐城学者拜车尘。

    候官严叟颓唐甚,可是遗山一辈人

  • 十月二十六夜作

    郑孝胥 〔清代〕

    晓色微茫雾未收,夜珠郁郁对银钩。

    残宵谁待东方白,祇有幽人独倚楼。

  • 重九雨中作

    郑孝胥 〔清代〕

    风雨重阳秋愈深,却因对雨废登临。

    楼居每觉诗为祟,腹疾翻愁酒见侵。

    东海可堪孤士蹈,神州遂付百年沉。

    等閒难遣黄昏后,起望残阳奈暮阴。

  • 自海复镇赴崇明过古墓柏林甚茂

    郑孝胥 〔清代〕

    海角无山中墓田,如云豆麦欲连天。

    斯人毕竟凭何力,卧拥幽林过百年。

  •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郑孝胥 〔清代〕

    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

    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

    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

    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

    岂徒窥篆法,小学繫尤重。

    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

    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

    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 刘聚卿属题枕雷图

    郑孝胥 〔清代〕

    忽雷流传千馀年,大小二器归此阁。

    楚园好事继燕庭,铁崖东塘不寂寞。

    前有花坡后瑞山,解操唐音听者愕。

    畏庐复为写此卷,殷勤不惮再三作。

    宜春堂中劝我酒,宣统三年事如昨。

    忽然梦觉今何世,遗老江湖各零落。

    怪君风流殊不减,犹能出国责前诺。

    当时已有万种哀,欲写辄成数日恶。

    兴亡过眼更何如,忍倩琵琶转弦索。

    名流纷纷竞绮语,谁倚新声续梦鹤。

    莫誇尤物留佳话,且伴残年专一壑。

    猛看题字绝惊嗟,震耳波涛啸蛟鳄。

  •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其二

    郑孝胥 〔清代〕

    众芳竞媚世,菊乃傲者徒。

    穷秋风雨中,闭门足自娱。

    诗人有寒骨,气类惟饿夫。

    周粟诚不义,餐英追三闾。

    千秋屈与陶,知己良有馀。

    对菊怀二子,悲吟意何如

  • 风蝉

    郑孝胥 〔清代〕

    却暑惟默坐,蝉噪意转烦。

    风声得所助,倦耳生波澜。

    抑扬益可喜,众籁不能喧。

    五更谁来听,梦断初忘言。

  • 徐积馀随庵勘书图

    郑孝胥 〔清代〕

    北江论藏书,数等意甚备。

    推原正缺失,考订家为最。

    何人可当此,惟数钱与戴。

    其次辩板片,错认不少贷。

    是谓校雠家,抱经覃溪类。

    又次曰收藏,异本广收致。

    下供博士览,上或补金匮。

    天一阁嶙峋,瓶花斋珍袐。

    昆山传是楼,海内共惊视。

    又如嗜宋刻,所获多精致。

    旨意纵未窥,年日务省记。

    邬镇鲍处士,吴门黄主事。

    斯为赏鉴家,可喜亦其次。

    乃若钱景开,陶氏五柳辈。

    湖州施汉英,巧掠仍贩卖。

    旧家有中落,贱取计必遂。

    富室苟好书,索价每十倍。

    其风斯下矣,掠贩诚逐利。

    徐侯刻丛书,艺林极宝贵。

    庶几比荛翁,后贤恃《津逮》。

    稚存语虽谑,颇亦饶风味。

    聊题《随庵图》,世变堪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