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梵志的诗文
35 / 3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诗(幷序) 十八
吾家多有田,不善(戴校「若」)广平王(戴校「玉」)。
有钱怕(项校「惜」)不用,身死留何益?
承闻七七斋,𫏐施鬼来吃。
永别生时盘,酒食无踪迹。
配罪剔(张改「别」,袁谓不误)受苦,隔命绝相觅。
-
回波乐 九十二
有钱不造福,甚是老愚痴。
自身不吃着,保(张改作「报」)投受(戴校「持授」)妻儿。
打脊眼不痛,十指不同皮。
饱吃身自(一作「自身」)稳,饿肚身自饥。
积十年调宁(项改「贮积千年调」),知身得几时(张改二句作「莫积千年调,宁知得几时。
」)。
一朝身磨灭,万事不能{宀/兑}(项校「窥」,张改作「究」)。
妻嫁后人妇,子变他家儿。
奴婢换曹主,马即别人骑。
闻强急修福,莫于(项校「逾」)百年期。
-
诗(幷序) 四十八
兄弟义[居](君)活,一种有男女。
儿小教读书,女小教针补。
儿大与(郭校「须」)娶妻,女大须嫁去。
当房作私产,共语觅嗔处。
好贪竞盛吃,无心奉父母。
外姓能蛆姡,啾唧由女妇。
一日三场鬬,自分不由父。
近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
披绳兼带索,行时须杖扶。
四海交游绝,眷属永还(张改作「远」)疏。
东西无济着,到处即女君(张改「安居」,项、戴校作「汝居」)。
(以上录自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二,原卷为伯三二一一、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
以《敦煌掇琐》三一参校。
)(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敦煌掇琐》录伯三二一一卷收其中二十六首为缺名《五言白话诗》。
张锡厚考证此卷为王梵志作,可以定论。
今将童氏未收之作皆录出。
)。
-
诗(幷序) 十
撩乱失精神,无由见家里。
妻是他人妻(一作「事」),儿被后翁使。
驷马被金鞍,镂镫银秋辔。
角弓无主张,宝剑抛著地。
设却百日斋,浑家忘却你。
钱财他人用,古来寻常事。
前人多贮积,后人无惭愧。
此是守财奴,不兑(张改作「免」)贫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