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二

    王梵志 〔唐代〕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

    存坐无方便,(「存坐」,伯三六五六卷作「罇坐」,张锡厚拟作「蹲坐」。

    郭祖怡谓「存」为「𨀛」省形存声字。

    )席上被人嗔。

  • 王梵志 〔唐代〕

    兄弟宝难得,(「宝」,张锡厚录作「实」。

    )他人不可嗔。

    (「嗔」,伯三五五八、斯三三九三卷作「亲」。

    ){亻|口/工}(关校本作但。

    )寻庄子语,手足断难论。

    (「断」,伯三五五八卷作「但」。

    )。

  • 诗(幷序) 六十五

    王梵志 〔唐代〕

    观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风。

    有生皆有灭,有始皆有终。

    气聚即为我,气散即成空。

    一群泊(项校「怕」)死汉,何以(张改「似」,项校「异」)叫(项校「叩」)头虫。

    (以上三首,张锡厚分为五首,似未允。

    )。

  • 回波乐 六十一

    王梵志 〔唐代〕

    有此幻身来,寻思不自识。

    言从四大生,别有一种贼。

    能悉佛性眼,还如暗里墨。

    计此似神通,输回有智力。

    若欲具真如,勤苦修功德。

    佛在五荫中,努力向心克。

  • 七十

    王梵志 〔唐代〕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

    计时应大重,(「大」,斯三三九三卷作「有」。

    )直为岁年多。

  • 二三

    王梵志 〔唐代〕

    尊人对客饮,卓立莫东西。

    (「卓立」,斯三三九三卷作「侧立」。

    )使唤须依命,弓身莫不齐。

    (「弓身」,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斯四六六九卷作「躬身」。

    )。

  • 回波乐 八十八

    王梵志 〔唐代〕

    童子得出家,一生受快乐。

    饮(一作「欲」)食满盂中,架上选衣着。

    平明欲(一作「饮」)稀粥,食手调羹臛。

    饱(一作「饮」)吃取他钱,此是口客作。

    天(一作「大」)王元不朝,父母反拜却。

    黠儿苦读经,发愿离浊恶。

    身心并出家,色欲无染着。

    同时小去(一作「少出」)家,有悟亦有错。

    憨痴求身肥,每日服石(一作「食」)药。

    生(戴校「圣」)佛不拜礼(一作「供养」),财色偏染着。

    白日趁身名,兼能依逐乐。

    不肯逍遥行,故故相缠缚。

    满街肥统统,恰似鳖无脚。

  • 王梵志 〔唐代〕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向前头闹,喧乱作鵶鸣。

  • 回波乐 六十六

    王梵志 〔唐代〕

    断诸恶,细细詃(项校「去」)贪嗔。

    若使如罗汉,即自绝嚣尘。

    将刀且割无明暗,复用利剑断亲姻。

    究竟湼槃非是远,寻思寂灭即为邻。

    只是众生不牵致,所以沉沦罪业深。

    努力努力遵三宝,[何]愁何虑不全身。

  • 四五

    王梵志 〔唐代〕

    逢人须歛手,避道莫前荡。

    (一本作「汤」。

    )忽若相冲着,(「忽若」,斯三三九三卷作「忽然」。

    )他{弓|一/虫}(郑本作强。

    )必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