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波乐 二十九

    王梵志 〔唐代〕

    荣利皆悉争,畏死复贪生。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

  • 回波乐 十一

    王梵志 〔唐代〕

    凡夫有喜有虑,少乐终日怀愁。

    一朝不报明冥,常作千岁遮头。

    财色□(陈补「只」字)缘不足,尽夜拪㨝规求。

  • 诗(幷序) 五十九

    王梵志 〔唐代〕

    行善为基路,偷盗五不作,耶●(张谓以上三字为衍文)五不当(戴校二句作「偷盗吾不作,邪淫吾不当。

    」)。

    不解谗朝廷,不解佞君王。

    不能行左道,于中说一伤(张改作「场」)。

    一直逢阎夫,尽地取天堂。

  • 四三

    王梵志 〔唐代〕

    亲客号不疎,(「号不疏」,伯三六五九、斯四六六九卷作「无疏伴」。

    )建唤则须唤。

    (「建唤则须唤」,伯三七一六卷作「来即𫔯须唤」,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斯三三九三作「唤即尽须唤」。

    )食食宁且休,只可待他散。

  • 回波乐 七十八

    王梵志 〔唐代〕

    前人敬吾重,吾敬前人深。

    恩来即义往,未许却相寻。

    有(一作「前」)能赐白玉,吾亦奉黄金。

    君看我莫落,还同陌路人。

  • 回波乐 五十四

    王梵志 〔唐代〕

    由心生妄相,无形本会真。

    但看气新断,妻子即他人。

    魂魄归五道,尸骸谢六尘。

    验斯柏(项校「怕」)散坏,何处有君身。

  • 诗(幷序) 六十四

    王梵志 〔唐代〕

    造化成为我,如人弄郭郎(「郎」字出韵,似当从《颜氏家训》作「郭秃」为是)。

    魂魄似绳子,形骸若柳木。

    掣取细腰肢,抽牵动眉目。

    绳子作(张改作「乍」)断去,即是干柳模。

  • 八七

    王梵志 〔唐代〕

    持戒须含忍,长斋不得嗔。

    莫随风火性,参羞悮(郑本作「误」。

    )煞人。

    (「羞」,斯三三九三卷作「差」。

    )。

  • 四十

    王梵志 〔唐代〕

    隣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

    急缓相慿仗,人生莫不从。

  • 三四

    王梵志 〔唐代〕

    有女欲嫁娶,不用绝高门。

    但得身超后,(「超」,戴密微校作「绍」。

    「后」,项楚校作「俊」。

    )银财惣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