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名的诗文
6 / 27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载初元年沙州歌谣(幷序○题拟。以下歌)
于昭武王,承天剪商。
谁其下武?圣母神皇。
穆斯九族,绥彼四方。
遵以礼仪,调以阴阳,三农五谷,万[庾](庚)千箱。
载兴文教,载构明堂。
八窻四闼,上圆下方。
多士济济,流水洋洋。
明堂文兴,百工时揆。
庶人子来,●鼓不胜。
肃肃在上,无幽不察,无远不相。
千龄所钟,万国攸向。
俗被仁礼,家怀孝让。
帝德广运,圣寿遐延。
明明在下,于昭于天。
本枝百代,福祚万年。
惟彼洛邑,圣母营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圣母生之;浩浩海渎,神皇平之。
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圣母皇皇,抚临四方。
东西南北,无思不服。
秃发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圣君,受天之祐。
圣皇为谁?神皇圣母。
于万斯(伯二六九五卷作「斯万」)年,受天之祐。
永淳之季,皇升玉京。
如丧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衅,淮海波惊。
皇皇圣母,定[纵](从)服横。
绥以大德,威以[佳](往)兵。
神谋独运,天鉴孔明。
危邦载静,乱俗还平。
河图洛书,龟背龙胁。
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既营大室,爰构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句含五色,吐纳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荐趾,膺干之统,得坤之经。
子来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寿,于万斯龄。
黄山海水,蒲海沙场。
地隣蕃服,家接浑乡。
昔年寇盗,禾麦调伤。
四人[扰扰](优优),百姓遑遑。
圣人哀念,赐以惟良。
既抚既育,或引或将。
昔靡单袴,今日重裳。
春兰秋菊,无绝斯芳。
(见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影印敦煌写卷《沙州[都督府]图经》,即伯二○○五卷。
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
)(按:原诗题作《歌谣》,在《图经》中自成一目。
末云:「右唐载初元年四月,风俗使于百姓问采得前件歌谣,具状上讫。
」今据以拟题。
)。
-
春日覊情
乡山临海岸,别业近天堄。
地接龙塠北,川连雁塞西。
童年方剃削,弱冠导群迷。
儒释双披(原作「柀」)玩,声名独见跻。
须缘随垦请,今乃恨暌携。
寂寂空愁坐,迟迟落日低。
触槐常有志,折槛为无蹊。
薄暮荒城外,依稀闻远鸡。
-
牛僧孺谶
首尾三麟六十年,两角犊子恣狂颠,龙蛇相鬭血成川。
(见《李文饶文集·穷愁志》卷四《周秦行纪论》引)(〖1〗《周秦行纪论》云:「余尝闻太牢氏好奇怪其身,险易其行,以其姓应国家受命之谶曰〖略〗。
」三句为僧孺自撰,抑为敌党诬构,尚不详。
宋陈善《扪虱新语》卷十三云「两角犊子自全忠姓也」,传璇琮先生《李德裕年谱》据以认为此谶「本是晚唐五代人讥朱全忠的言辞被用进这篇《周秦行纪论》中去」。
《后村诗话后集》卷一引朱翌说「夫犊子双角,殆拆朱字耳」,刘克庄以为朱泚、朱温皆「有时而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