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林杂兴

    黄毓祺 〔清代〕

    哀哀此日是江南,痛饮悲歌转不堪。

    惨淡军中多弱女,伶仃马上少肥男。

    低头治地成硗确,仰面看天失蔚蓝。

    惟有西林人世外,藕花封断小茅庵。

    古砚生尘笔退尖,幽情镇日闭空帘。

    灵均憔悴醒长独,曼倩诙谐饿未厌。

    白石林间何齿齿,清泉涧底自瀸瀸。

    因君却忆唐人句,乐过千春醉饱兼。

  • 和晞儿

    黄毓祺 〔清代〕

    万落千村洗马军,稻粱谋拙又何云。

    肠如铁石供吾笑,诗是箕裘赖汝闻。

    苦乏鹅笼贻大令,忍将鸡栅累宗文。

    暮年悲喜真无定,捧腹阶前雪涕纷。

  • 过梅公看菊

    黄毓祺 〔清代〕

    墙东小小径如蛇,篱菊亭亭植似麻。

    自有微霜明傲色,何须乱草隐寒花。

    苍头抱瓮晨添水,赤脚吹薪夜煮茶。

    辛苦主人良不易,饱看容我幅巾斜。

  • 画竹引赠朱白民

    黄毓祺 〔清代〕

    长风从天来,吹我魂飞飞。

    飞飞上谒天帝居,天帝问我何所欲,不愿为人愿为竹。

    天帝笑曰:咄哉黄生,无乃太痴。

    竹有何好,而尔愿之。

    我不愿截为竿,洞庭日暮淇水寒,大鱼小鱼惨不欢。

    我不愿截为杖,雷霆冥冥云荡荡,化龙君山之湖上。

    我不愿截为箫,吹之一曲淩紫霄,凤兮凤兮不可招。

    我亦不愿王家阿猷肩舆造我下,主客不具神潇洒。

    临风箕踞指我云,何可一日无此君。

    我亦不愿娥皇女英哀哀攀我泣,重瞳驭遥叫不得。

    烟深水阔愁云迷,使我至今血泪秋淋漓。

    朱白民朱白民,愿伊为我一写真,貌我形似兼精魂。

    所以愿为竹,不愿复为人。

  •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六

    黄毓祺 〔清代〕

    晋阳初起甲,适从犹未决。

    欲鼓行而西,仍恐进不克。

    屈突凭坚城,退则为所蹑。

    此策乃危道,腹背须受敌。

    莫若攻河东,主之自裴寂。

    公子曰不然,兵贵风雨疾。

    吾席累胜威,西人望风匿。

    智勇不及措,取同振槁叶。

    倘顿坚城下,安坐糜日月。

    众心既以离,大事去可惜。

    济河定关中,约法十二则。

    何哉隰城尉,一见如旧识。

    何哉马邑丞,一呼忘旧隙。

    壮士置幕府,参军置记室。

    羲声布遐迩,文武焕然集。

    而顾立幼君,盖其心欲得。

    自为大丞相,总揆加九锡。

    然后攘取焉,掩耳盗铃习。

    前恭与后恭,两帝寻一辙。

    神尧视世充,亦复何差别。

    盖于起兵初,声罪讨弑逆。

    吊民数淫虐,遍移四方檄。

    庶几踵汤武,不循魏晋述。

    尔时诸君子,惜哉见未及。

    泰山有道士,献书魏公密。

    当乘士马锐,直指江都邑。

    执取独夫广,号令天下一。

    斯谋奇而正,安往无俊物。

    或隐于屠贩,或寄于盗贼。

    优游黄冠中,乃见徐洪客。

    郑公发迹等,出处故殊绝。

    言可得而闻,招之不可得。

    翩翩失所往,岂蹈烟雾窟。

    不然縠城隅,全身化为石。

  •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八

    黄毓祺 〔清代〕

    邓艾下巴蜀,汉使跪奉玺。

    王浚入石头,吴行舆榇礼。

    晋怀迫胡骑,不获浮雒水。

    步出华林园,追执如犬豕。

    乐此不思蜀,蜀技徒靡靡。

    先人坟墓在,西悲讵能已。

    语何似却正,诚有如尊旨。

    南方待陛下,设座亦复尔。

    凿目剥面皮,此事何等理。

    臣有弑其君,则加此刑耳。

    骨肉何自残,大汉运将启。

    故递相驱除,殆为天所使。

    一则令充愧,一则令聪喜。

    一令昭绝倒,无情乃至此。

    安乐如冻蝇,痴呆故莫比。

    归命颇倔强,利口如虿尾。

    悲哉平阿公,岂曰词令美。

    摇尾空乞怜,不救青衣耻。

    总之亡国君,无一而可矣。

    堂堂烈丈夫,敬为社稷死。

  •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二

    黄毓祺 〔清代〕

    大木势将颠,一绳非所维。

    何不以此言,进于下榻时。

    观象察人事,天废不可支。

    盍于同舟际,以此言进之。

    愚独谓不然,出处各有宜。

    惟其有仲举,疆禦咸低眉。

    是以徐孺子,洁清获自怡。

    饥不可得食,寒不可得衣。

    惟其有元礼,破柱风裁持。

    是以郭林宗,获遂贞隐姿。

    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师。

    且天生我材,治乱须转移。

    维以维其颠,不颠维曷为。

    支以支其废,不废支焉施。

    坐视颠废者,果哉良足嗤。

    有道不与易,圣训深长思。

  •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

    黄毓祺 〔清代〕

    世祖爱儒术,迥出高皇先。

    草草札数行,感激令人传。

    毋与穷寇争,赤眉吾自鞭。

    饱逸待饥劳,非敢诸将烦。

    始虽垂翅归,终则奋翼前。

    东隅炤偶失,收效桑榆颠。

    尔我君与臣,如人父子间。

    何嫌复何疑,而有惧意焉。

    豆粥燕蒌亭,麦饭滹沱干。

    厚意久不报,迄今铭肺肝。

    得陇复望蜀,人苦知足难。

    每一发兵符,头须为皓然。

    司马习步骑,水战非所娴。

    一繇征南公,重我荆门权。

    将军今老矣,乃犹枕戈眠。

    中夜谁爬搔,背痒绝可怜。

    笔与舌互用,真意浮其端。

    词令妙天下,文彩如龙鸾。

  • 咏史三十一首・其五

    黄毓祺 〔清代〕

    于越得岁星,伐之是逆天。

    吴其为沼乎,不及四十年。

    亦缘人事尽,天道乃好还。

    夫妻请臣妾,饲马良亦艰。

    迄乎石室归,坐则仰胆悬。

    每食必尝胆,折节当世贤。

    躬耕夫人织,早朝仍宴眠。

    赈贫吊死丧,劳苦士卒先。

    令发坐沾襟,偃卧涕泗涟。

    细及采葛女,行歌愤所宣。

    吴人既以败,栖息姑苏山。

    孤臣自知罪,仰冀君王怜。

    亦欲如会稽,行成赦前愆。

    天以越赐吴,不取祸败延。

    今以吴赐越,越其敢舍旃。

    夫差乃自杀,蒙面归重泉。

    越兵北渡淮,致贡天王前。

    赐胙命为伯,号令如风湍。

    攻秦秦引咎,畴敢逆我颜。

    诸侯毕称贺,横行江淮间。

    伯业追桓文,禹祀若再鲜。

    惜者猜功臣,乌喙鲜保全。

    安乐转予弃,恐惧曾周旋。

    功成名遂矣,身退道固然。

    不见属镂赐,鸱夷抑何冤。

    大患在肘腋,早已相弃捐。

  • 菊花・其三

    黄毓祺 〔清代〕

    修翎整整复斜斜,肯受寻常耳目加。

    独立徘徊君自悟,古人微尚在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