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退朝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

    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瑞气转绡縠,游光泛波澜。

    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 送元上人归稽亭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

    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

    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

    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

    洛苑鱼书至,江村鴈户归。

    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 二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

    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术苗。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

    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 七夕二首 一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海门双青暮烟歇,万顷金波涌明月。

    侯家小儿能觱篥,对此清光天性发。

    长江凝练树无风,浏栗一声霄汉中。

    涵胡画角怨边草,萧瑟清蝉吟野丛。

    冲融顿挫心使指,雄吼如风转如水。

    思妇多情珠泪垂,仙禽欲舞双翅起。

    郡人寂听衣满霜,江城月斜楼影长。

    才惊指下繁韵息,已见树杪明星光。

    谢公高斋吟激楚,恋阙心同在羁旅。

    一奏荆人白雪歌,如闻雒客扶风邬。

    吴门水驿按山阴,文字殷勤寄意深。

    欲识阳陶能绝处,少年荣贵道伤心。

  •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幷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征继作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

    青松步障深五里,龙宫黯黯神为阍。

    高殿呀然压苍𪩘,俯瞰长江疑欲吞。

    橘洲泛浮金实动,水郭缭绕朱楼骞。

    语余百响入天籁,众奇引步轻翩翻。

    泉清石布博棋子,萝密鸟韵如簧言。

    回廊架险高且曲,新径穿林明复昏。

    浅流忽浊山兽过,古木半空天火痕。

    星使双飞出禁垣,元侯饯之游石门。

    紫髯翼从红袖舞,竹风松雪香温黁。

    远持清琐照巫峡,一戞惊断三声猨。

    灵山会中身不预,吟想峭绝愁精魂。

    恨无黄金千万饼,布地买取为丘园。

  • 秋萤引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

    夜空寥寂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

    纷纶晖映互明灭,金炉星喷镫花发。

    露华洗濯清风吹,低昂不定招摇垂。

    高丽罘罳照蛛网,斜历璇题舞罗幌。

    曝衣楼上拂香帬,承露台前转仙掌。

    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行子东山起征思,中郎骑省悲秋气。

    铜雀人归自入帘,长门帐开来照泪。

    谁言向晦常自明,儿童走步娇女争。

    天生有光非自衒,远近低昂暗中见。

    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

  • 桃源行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

    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

    筵羞石髓劝客餐,灯𦶟松脂留客宿。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

    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

    翻然恐失乡悬处,一息不肯桃源住。

    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 海阳十咏 双溪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流水遶双岛,碧溪相并深。

    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

    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沈。

    苹风有时起,满谷箫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