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孛星君呪

    杜光庭 〔唐代〕

    太阴光玉纬,精魄育群生。

    青桂黄华辅,郁罗保素灵。

    毛头分怪状,彗尾或潜经。

    舍次流灾房,斋修洞香冥。

  • 生死歌诀 二

    杜光庭 〔唐代〕

    脉分虚实为君说,弦数沉被幷冷热。

    关前阳脉数弦浮,关后阴沉迟细脉。

    浮弦而数热兼风,沉细为寒气上攻。

    阳浮为表阴沉里,尺寸关中看子细。

    学者要知生死期,九恠脉中定凶吉。

    结促牢代四脉者,可取死生期岁月。

    假令四十动一止,一脏无炁死之义。

    三十动中一止时,三岁二脏死无炁。

    脉来十动一止之,一岁死期堪下泪。

    若还十动不满者,动胖炁衰人不起。

    须当以日定死期,盖为动中不应指。

    三元正气难拘束,魂魄冥冥随风去。

    一呼三寸阳炁出,一吸复然阴炁入。

    阴阳呼吸定息匀,来往升降中不息。

    肝脉达而风炁生,肾水下而雨滋湿。

    肺炁清汽上属天,地炁浊而通其嗌。

    脾司出纳象谷空,雷动于心声霹雳。

    水谷包容肠胃间,六经为川流不息。

    阳为形表血为阴,精气为荣悍为卫。

    络有十五经十二,上应周天下临地。

    水漏百刻运流行,与周天度为纲纪。

    手足阳明江海水,天蝎金牛幷豫冀。

    太阳手足合清淮,天秤白羊充淮里。

    阴阳人马对寅申,燕益渭漯水气深。

    太阴巨蟹幷磨蝎,丑未湖河水难竭。

    宝瓶狮子对周齐,汝水三河合应之。

    巳上楚宫属双女,亥上双鱼时掉尾。

    十二脉中合经水,内外相输为表里。

    人身血气要充盈,六脉无邪无病体。

    火之精气主生神,水气充盈生志意。

    复胗濇脉何部中,败血折精之脉候。

    唯有三秋乃应时,余月见之皆恶候。

    洪钩夏脉居寸口,堪笑愚夫多不晓。

    脉若俱洪不带钩,钩不外汇时血常走。

    秋脉微毛若无濇,病者多应命单得。

    设然肺部胗见之,濇谓秋中多结脉。

    严冬尺脉要弦沉,肾部无邪体炁清。

    忽然弦大多虚候,梦中涉水鬼随人。

    春怕庚辛秋丙丁,微毛洪数病相侵。

    玉函歌诀最玄微,俗眼庸人难探颐。

    若能精向义中求,审察元通神可比。

  • 楚词颂

    杜光庭 〔唐代〕

    众生多障难,大道甚矜怜。

    救度留科戒,咸令忏罪缘。

    愆辜编地府,衅结已闻天。

    发露祈真祐,精诚仰圣贤。

    虔恭礼三宝,愿当奏延年。

    焚词归上界,奏名玉帝前。

    (同前卷四九。

    )。

  • 题平盖沼

    杜光庭 〔唐代〕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修真。

    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风草木春。

    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

    龙车凤辇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

  • 题空明洞

    杜光庭 〔唐代〕

    窅然灵岫五云深,落翮标名振古今。

    芝术迎风香馥馥,松柽蔽日影森森。

    从师祗拟寻司马,访道终期谒奉林。

    欲问空明奇胜处,地藏方石恰如金。

  • 步虚词 六

    杜光庭 〔唐代〕

    头脑礼金阙,携手遨玉京。

    骞树圆景园,焕烂七宝林。

    天兽三百名,师子巨万寻。

    飞龙踯躅吟,神凤应节鸣。

    灵风扇奇华,清香散人襟。

    自无高仙才,焉能耽此心。

    (同前卷七。

    )。

  • 步虚词 八

    杜光庭 〔唐代〕

    稽首礼太上,烧香归虚无。

    流明随手回,法轮亦三周。

    玄顺四大兴,灵庆及王侯。

    七祖生天堂,煌煌耀景敷。

    啸歌冠太漠,天乐适我娱。

    齐馨无上德,下仙不与俦。

    妙想明玄觉,诜诜乘虚游。

    (同前卷廿二。

    )。

  • 六十甲子歌(题拟) 十三

    杜光庭 〔唐代〕

    丙子过,种田出江河。

    作植民忧苦,种苗被害多。

    灾鼠成群队,十儿同一窠。

    虔诣神祇佑,保护上期禾。

  • 七真赞 二

    杜光庭 〔唐代〕

    学仙绝华念,念念相因积。

    去来乱我神,神躁靡不历。

    灭念停虚闲,萧萧入空寂。

    请经若饥渴,持志如金石。

    保子飞玄路,五灵度符籍。

  • 题北平沼

    杜光庭 〔唐代〕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

    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

    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