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朝鲜

    区大相 〔明代〕

    自有东师六七载,庙堂岁岁议封贡。

    近者群公幸主战,折将隳军竟何用。

    海阔刍粮不易渡,五钟一石劳传送。

    横征颇虑空杼轴,转输未免妨耕种。

    去年小挫由忌功,今年大衄缘轻纵。

    执事颜行屡见逆,天王威命何曾共。

    封既无成战失利,公私之积咸哀痛。

    更无一人能画策,徒有诸僚成聚讼。

    夷狄交侵古来有,更于中国何轻重。

    当时止合问曲直,按兵境上不为动。

    朝廷制驭自有道,岂在劳民与动众。

    奈何误听小人计,日以和好自愚弄。

    从此兵端寻岁月,岂知海内为虚空。

    财倾左藏不足惜,民伤万命能无恸。

    近闻有议留屯戍,老成亿度或屡中。

    充国金城上方略,李牧雁门费边供。

    年来丧败咎北军,弓马虽闲备骑从。

    吴越少年习水战,樯楫轻利过飞鞚。

    倘能训练三万人,坐见狡夷受羁控。

    腐儒何敢与肉食,聊以短章代微讽。

    绕朝勿谓秦无策,中兴尚看甫作颂。

  • 顾正谊画山水歌

    区大相 〔明代〕

    顾君自神其画品,往往不在宋元下。

    丹青妙手世罕传,当代沈文此其亚。

    兴来一幅生绡帐,恍惚峦涧开茅堂。

    炎天赤日不到地,四座飒飒枫杉凉。

    烟云咫尺藏变态,丹台石室知何代。

    隔岸人家花映溪,小桥却在溪烟外。

    前山合沓势峥嵘,绿水不动波无声。

    万壑千岩忽满眼,对之使我心魂清。

    忆昨归山采瑶草,结屋诛茅苦不早。

    眼底平看沧海流,杖头忘却苍梧道。

    闻君早晚向吴淞,鲈鲙莼羹秋兴浓。

    便好高图钓鲈石,添作吴江江上峰。

  • 铜台引

    区大相 〔明代〕

    君不见魏帝当年号神武,气吞吴蜀势如虎。

    已开广殿会文英,更筑高台贮歌舞。

    翠钿杂沓罗甲帐,词赋缤纷列簪组。

    一朝运去霸业空,千载流传妇儿语。

    没后惟馀粉黛恩,生前误作山河主。

    台上君王去不回,帐下美人歌自苦。

    昔时富贵等浮烟,今日蒿莱满环堵。

    铜台西望不堪思,漳水东流无尽时。

    春鸟如歌又如恨,至今犹是望陵悲。

  • 阮溪行

    区大相 〔明代〕

    云溪一道绕村流,密树疏篁夹岸幽。

    傍分沟洫膏农亩,曲引江潮鉴画楼。

    溪上衣冠数百家,家家园圃种桃花。

    因风忽散千丛锦,映水时窥一片霞。

    别筑溪亭临水住,粉壁朱窗小桥渡。

    钓艇谩劳渔父寻,花堤似入仙源路。

    日出烟皋农务繁,风清竹下桔槔喧。

    耕凿但知尧日月,居人能说汉乾坤。

    本藉桑麻为世业,更传经史与儿孙。

    处处书声连薜荔,年年生事满田园。

    鱼跃芹池新浪活,燕巢水槛旧坭乾。

    灌芝浇桂随宜汲,泛月流云自有源。

    别溪多年今又去,溪水留君君不驻。

    嬥嬥干旄村里出,填填车马溪前度。

    老稚牵衣劝莫行,溪田数亩好春耕。

    回看社外桑榆景,转念溪边花鸟情。

    行人不语步迟迟,富贵逼人诚有之。

    殷勤为扫溪头石,待我功成理钓丝。

  • 酒肆行

    区大相 〔明代〕

    燕京酒楼临紫陌,綵帜璇题高百尺。

    时时车马会填门,夜夜笙歌解留客。

    近出铜驼路,远连平乐苑。

    青骢白晰谁家郎,飞盖挥鞭不辞远。

    垂柳垂杨二月天,好风好日百花筵。

    蒙茸紫貂过肆外,婀娜红粉倚垆边。

    古来豪侠不顾利,一斗十千宁惮费。

    几人能向酒家眠,几人能辨酒中味。

    高阳之徒识者稀,相逢拚饮日西移。

    鹔鹴典尽君沽否,世上尘埃谁得知。

  • 琴剑篇

    区大相 〔明代〕

    匣中有剑囊有琴,美人昔赠双南金。

    琴是峄阳之古桐,凝烟拂雾高冈岑。

    百鸟过之徊翔而不敢下,丹穴之禽经此留遗音。

    剑是昆吾切玉之劲铁,秋星为铓雪作镡。

    才动金环神鬼泣,未离宝匣蛟龙吟。

    一从轩辕战涿野,崩云挥日光华夏。

    一从有虞奏南薰,卿云白雪流雰雰。

    感君赠我意,我行双佩之。

    风烟万里不自保,行藏千古宁须疑。

    一片清霜吐莲锷,七弦流水含金徽。

    剑以待风胡,琴以待钟期。

    世间听曲皆里耳,谁能为我辨雄雌。

    近闻塞上风尘起,胡骑纷纷渡辽水。

    又闻帝室赓明良,正风合雅从古始。

    吾将拭我青萍,拂我缘绮。

    三战为君渫胡血,再鼓为君洗俗耳。

    行令四海无妖氛,还坐清风竹林里。

  • 方生行

    区大相 〔明代〕

    方生手持白虎文,过我顾啸生风云。

    饮酒何辞一石醉,下笔欲扫千人军。

    昨朝奏牍来燕市,争道骅骝日千里。

    雄篇往往惊前辈,高论纷纷屈馀子。

    为德从来自有邻,在世岂应无知己。

    只言献赋动明君,谁料当年未策勋。

    不遇荆人徒抱玉,待逢伯乐始空群。

    高才郁郁今如此,薄俗悠悠安足云。

    君家严君亦奇磊,海内才名三十载。

    当年意气满乾坤,至今迁谪流江海。

    贤豪尽下汉公卿,落拓三为州刺史。

    五马朝辞北地霜,片帆春送西江水。

    豫章参天白日动,丰城气薄风雷徙。

    方生方生岂但尔,好去共称名父子,万里之行自此始。

  • 和韩昌黎石鼓歌

    区大相 〔明代〕

    岐阳石鼓传周宣,神武尚纪中兴年。

    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

    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

    不独清风能作颂,亦有羽猎如甘泉。

    武功万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层巅。

    龙画撑持结构古,螺书诘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岁,鸾漂凤泊沉荒烟。

    祇疑鬼物为呵护,封埋古刻苍苔鲜。

    文义颇类小雅作,字体翻从史籀迁。

    六百七十有二字,纷挐螭虎握玑璿。

    年深缺划固不免,奥义高文止半全。

    章樵考正力颇苦,薛郑音训心仍虔。

    曩时韩公称好古,低徊石侧涕沦涟。

    摩挲铜狄叹岁月,剜苔剔藓细品诠。

    发为歌词极赏识,今文古文相并悬。

    陋儒褊迫不解事,虚令世代差讹传。

    隋珠几同鱼目混,和璧翻成燕石捐。

    五帝存亡皇有无,峄山梁父几封禅。

    神禹丰碑閟岣嵝,轩黄宝鼎沦伊瀍。

    犹幸此鼓在人世,晨星累累映奎躔。

    岐山较猎或代有,左氏编年岂误沿。

    吁嗟此石何从得,自岐徙洛复入燕。

    置之辟雍戟门里,衣冠讲解得究研。

    予生际此不恨晚,至宝及睹周秦前。

    方今宇内幸无事,嘘吸皇风万里旋。

    诸生盛讲中兴事,朝士争歌雅颂编。

    镌功勒成告下土,愿比成周致太平。

  • 题王学士忠铭先生山中四景・其三 石垄马鞍

    区大相 〔明代〕

    房星落地仙灵驭,渡海潜行不知处。

    有时风雨尚闻嘶,石垄高鞍待谁据。

    回身似就琼波饮,落日千山散云锦。

    羲和总辔势莫动,孙阳挟策翻神耸。

    南望天池似渥洼,至今山下多龙种。

    龙种谁骑出九真,汉家铜马在枫宸。

    不信人间金騕袅,听呼天上石麒麟。

  • 汪公干从燕台送余至济上叙别兼寄别和叔・其一

    区大相 〔明代〕

    古来重交谊,岂不在命驾。

    君从燕山阳,送我任城下。

    所历千里馀,四顾尽平野。

    览古究天人,观代陈王霸。

    久堙稷下谈,孰重燕台价。

    怆恻乐生去,慷慨聊城射。

    苍茫齐鲁墟,贤圣何凋谢。

    抚迹劳我思,感时伤物化。

    乐饮慰穷愁,悲啸激长夜。

    我行适旧都,子还依旅舍。

    去帆天际遥,归鞍日边卸。

    片语难久留,馀辉恋桑柘。

    磊落平生怀,晤言用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