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诗示刘叟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忆江南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池上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 为薛台悼亡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 梦微之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 观游鱼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画竹歌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养竹记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