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士奇的诗文
17 / 244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归田趣・春牧
霜鬓萧萧,皇恩重、赐归田里。
郊郭外、草亭四面,青山绿水。
好鸟好花春似昔,同时同辈人无几。
一布袍、棕帽任消摇,东风里。
芳草岸,平如砥。
垂杨径,清如洗。
散牧处、冉冉晴霞飞绮。
江色比于怀抱净,都无一点閒尘滓。
更小儿、牛背有书声,清人耳。
诏归田里,长散诞、天恩深厚。
寻早岁、钓游之处,风烟依旧。
万物方当嘉会日,一年最是清和候。
畅幽怀,缓缓步东皋,观耘耨。
竹色净,槐阴茂。
荷铺翠,葵舒绣。
农忙际、儿子大家趋走。
频有莺声迎杖屦,浑无尘影沾襟袖。
望水南、云似玉光浮,笼岩岫。
七十归来,西江上、堪游堪钓。
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堪吟啸。
稳坐木兰渔艇子,大儿能网中儿棹。
小儿自、理会爇香炉,烹茶灶。
蘋花渚,雪争耀。
枫叶岸,霞相照。
山无数、清比方壶员峤。
放浪不知天地外,萧閒底用元真号。
听数声、长笛白鸥前,江南调。
白首閒居,冬风冷、偏欺衰老。
晨光动、瀰漫院落,六花飞绕。
坐煖茅柴煨芋栗,老妻孙子围炉好。
更儿曹、腰斧析枯薪,归来早。
阶前璐,池边缟。
都总出,天工巧。
石山峰、庭下尽成琼岛。
况是太平丰稔瑞,教儿爱护休轻扫。
看园林、一鹤意萧萧,寻瑶草。
-
寄曾于皋
暮筵芳酒溢华卮,记得临分共论诗。
流水韶光二十载,相思秋鬓各成丝。
去年舣棹淘金驿,满目苍筠与绛桃。
惆怅交游总泉下,独思江浦有于皋。
误下渔舟四十春,清波夜夜梦垂纶。
大纲促罟今无限,未信深潭有逸麟。
-
鬼谷圮桥东山云房四图为金学士题
靡靡王风叹黍离,周公已远仲尼衰。
乘车拥盖诸侯客,只说阳城鬼谷师。
神遇圮桥岂偶然,君臣契合亦千年。
不逢龙准真明主,三杰何人解识贤。
莫道征西旧司马,平生山水惬幽寻。
白头匡济成何事,回首东山感慨深。
云白山青琪树绿,神仙咫尺隔尘凡。
九还真诀逢师授,自此流传到吕岩。
-
扈从巡边至宣府往还杂诗
北斗初高月未斜,五更清露净尘沙。
道边丛绕炉香立,多是耆人候翠华。
居庸关中四十里,回冈复岭度萦纡。
道傍石刻无人识,尽是前朝蒙古书。
关柳行行叶乍稀,西风犹未振霜威。
圣情预悯随营士,敕下尚书尽赐衣。
圣恩不已恤残躯,老拙深惭报效无。
屡酌金壶赐甘醴,还令中使护轻舆。
边屯今岁盛丰登,仓庾家家积粟盈。
何幸王师此游豫,大车藁秸进行营。
红叶离离净可书,绿渠流水见游鱼。
老臣虚拜貂裘赐,一路阳和护属车。
边阃当时任老臣,边头千里净无尘。
御营上谒多恩赉,天语还闻奖谕频。
山望鸡鸣势入云,下循仄径棘纷纷。
不辞涉险观遗碣,重是欧阳太史文。
关外初冬似早春,僧房犹见菊花新。
时平扈从巡边塞,宣府回銮只二旬。
怀来城外夜微雪,风送轻寒初著身。
明旦马前红一色,回军共试赐衣新。
-
题溧阳两王先生归荣图
壮岁青云雁序分,白头归里更情亲。
一门寿俊联双璧,海内于今见几人。
昼锦相辉入故园,连枝竞爽并高年。
从前心事清如水,晚得幽閒不愧天。
康乐才名我素交,惠连文苑旧同袍。
眼看逸翮联翩去,不尽中情怅望劳。
-
赵彦如挽诗
潇洒清风满素襟,况兼文采映儒林。
圣朝贤达皆推毂,晚岁京华始盍簪。
书閤淹留春酒熟,斋房谈咏夜灯深。
年来渐觉朋游减,坐看晨星怆寸心。
邻并紫垣南畔住,寻常来往共襟期。
可怜病起分携后,无复朝回坐对时。
学行尚存舆论好,交游未澈士林悲。
凤山原下千年石,不愧当年有道碑。
-
寿黄学士
好花开到红榴,帝城明日端阳届。
先生寿旦,官厨细酒,士林嘉会。
内阁当年,七人同事,四人今在。
一人千里外,还留鼎足,欢相对、须拚醉。
不改平生刚介。
更华发、朱颜无改。
声名事业,安荣忧患,从前无愧。
绀雪晨餐,黄庭昼咏,出尘潇洒。
碧云冠,往来天台雁荡,作人间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