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敏政的诗文
277 / 280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送江淮卫知事沈德
沈君家住钱塘县,自小从师学书剑。
一朝随牒上京师,总诧青油幕中彦。
此时正伐西南夷,尚书帐前多虎貔。
君来跨马作从事,不怕羽檄如星驰。
凯旋北阙方行赏,元戎再入东西广。
载笔先须拣俊才,属櫜又复辞天仗。
朅来元戎罢远征,却总江淮漕运兵。
辕门案牍分曹署,巨舰旌旄作队行。
君在军中不贪利,学取汉朝清白吏。
主人喜是平江孙,佐史还推隐侯裔。
手提长铗漫空弹,一榻恒依大将坛。
半生饱识从军乐,八品甘为寄禄官。
莫惜青衫留滞久,老大功名须到手。
殷勤我是尚书郎,送别旗亭重回首。
-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歌丰年
令君初下车,随车一丈雪。
嗣岁麦有秋,远近总驩说。
继此三周星,风雨常应节。
老天锡贤侯,不遣民望觖。
稻陇铚艾忙,枫林鼓声彻。
何处劭农文,徒焉寄愁绝。
民书献天府,息耗古所珍。
役法在有司,撙节敷皇仁。
肃肃安成君,手绾铜章新。
弗惮朱墨劳,坐令民力匀。
诛索罢里胥,欢声动比邻。
松萝有佳荫,不数河阳春。
恭惟两夫子,休宁托维桑。
俎豆久沦没,苔垣隔宫墙。
贤哉百世士,补坠功非常。
一崇遗爱祠,再作乡贤堂。
弦诵有观感,草木生辉光。
知君足儒吏,名共伊流长。
多君熟三传,入试擢两魁。
作县本经术,民力能深培。
公庭簿书暇,学子来追陪。
笔底秋霜严,坐上春风回。
教养有馀地,俗吏空喧豗。
他时景行者,云岩碧崔嵬。
北过松萝门,孝子有先陇。
南望葆真山,忠肃起高冢。
更代今几年,不复薙荒茸。
考图还旧物,据史得芳踵。
勉哉忠孝心,邦人一倾竦。
尔知令君仁,宁知令君勇。
海宁号乐土,夜户常不关。
一二或梗化,往往潜榛菅。
云谁事姑息,纵彼踰大闲。
侃侃欧阳子,一朝破冥顽。
鸣厖卧而嬉,警柝相与閒。
行人亦胥庆,烟火连青山。
六一多遗书,二老复联德。
产此名家郎,不坠稽古力。
朅来山县中,弦歌乐其职。
有若崔玄炜,时送好消息。
行行当要津,落落开寿域。
皇恩定推封,迎取丹凤敕。
羡君好昆玉,次第起黄甲。
平生春秋学,衮钺共书法。
宛如双凤雏,瑞此文教洽。
矗矗青云间,高举力不乏。
诗梦恊春草,词源倒秋峡。
持之问苏公,才名可相压。
海宁地百里,封疆如子男。
令君述职来,得与诸侯参。
天王御紫宸,黜陟分廉贪。
令君当是时,政绩鸣江南。
卓彼公论出,感兹圣泽覃。
老稚方引领,春风促归骖。
民功备六事,稔岁踰三秋。
及此政成日,献绩来皇州。
冢宰书上考,昌言告宸旒。
济济鹓鹭班,长恐即见留。
双旆幸且还,释我山城忧。
都门一相饯,桑梓心悠悠。
令君阅图经,长叹多阙略。
梓行须完书,向我有夙约。
惟兹海宁邑,胜览亦旁礴。
江山号多奇,人物代有作。
铅椠初释手,装潢束高阁。
不遇若人贤,斯文更谁托。
民喜令君来,不喜令君去。
令君可淹留,终当入朝著。
一日下徵书,行李戒徒御。
却辞花县封,转上柏台署。
耿耿存去思,纷纷播芳誉。
只应揽辔日,不忘鸣琴处。
-
棣萼联辉楼
东阁有高楼,为问谁所营。
人言蜃湖裔,家声重蚺城。
环居数百指,中有三弟兄。
相将若鼎峙,敦此手足情。
朝读楼上书,埙篪日和鸣。
夜宿楼下床,共被如姜生。
坐令阋墙者,望望惭分荆。
贤哉太史氏,华榱揭新名。
斯人去已远,友义垂休贞。
子孙袭遗矩,学祖龙门程。
感彼棠棣花,春风益敷荣。
我昔会宗谱,君家实同盟。
荏苒十六年,老大嗟尘缨。
蓉峰翠如染,星水涵空明。
何时一登眺,揽衣坐前楹。
对花说往事,载赋鸰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