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徒林忠宣公赞

    郭之奇 〔明代〕

    五岭之南,百粤之东。

    卓生伟人,林左司农。

    谦卑以牧,允出自中。

    直大而方,即赋乃躬。

    脩髯广额,曰貌有颙。

    我闻在昔,温厉安恭。

    求诸今日,庶乎见公。

    揆兹素履,表厥遗丰。

    两仕为令,乐只何融。

    四垣既历,正色何恭。

    廿载家食,敦睦何雍。

    形虽三变,道本无穷。

    潜见飞跃,公其犹龙。

    六卿晚陟,寅协载同。

    帝嘉乃德,老成直忠。

    归真反朴,急流维风。

    云胡能此,至至终终。

    呜乎太山云出,天下雨濛。

    朝既嘉赖,乡复被蒙。

    休休仪表,烱烱德容。

    仪写人目,德留人衷。

    衣裳我觏,佩玉其瑢。

    赞以赞德,匪像是供。

    兴歌赤舄,徒仰乌弓。

    永言法则,世也其宗。

  • 作稽古篇诸论断五绝

    郭之奇 〔明代〕

    五典笙簧莫浪吹,三坟金玉久相贻。

    独留古意还千古,尽洗时心又一时。

    三长屈指是何人,一字违心岂素臣。

    迷路终须从老马,南车犹许向春麟。

    孤心长使驾千年,一义终当子众诠。

    电折霜开凭独照,珠流璧合总齐妍。

    拟将今古付诸篇,三伏劳劳手万年。

    寡陋独凭贤圣启,虚心或倩鬼神怜。

    少年振辔入词场,古意时心各断章。

    老去独思依阃阈,自疑墨外少光芒。

  • 或曰秋何思以厝五节而结是亭也又成五绝

    郭之奇 〔明代〕

    秋思渐逐晓云空,秋梦还须夜月同。

    从此香泉留万壑,每依霜木散馀风。

    未必京泉遂可深,颇因空色自搜寻。

    迎风小燕多端舞,吊月寒虫几处吟。

    每当斜月到幽扃,几度临风拂翠屏。

    三载天涯流恨水,百宜山下结愁亭。

    竹影微摇秋露残,分明咫尺意中看。

    倚棂目断如千里,罗袂无声一水寒。

    茑附游丝一树牵,风飞木末倍缠绵。

    久拚秋叶为双鬓,留取寒枝共百年。

  •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

    郭之奇 〔明代〕

    秋光不待人,汗漫归何处。

    客心不自聊,每欲为秋恕。

    高空无一物,容易秋来去。

    谁转蓐收辕,以作冥玄御。

    凄凄霜露华,微英供晓觑。

    诸天日远遥,万象方洁著。

    将求岁德成,独抱深严虑。

    秋亦望其朋,人亦思其助。

    四序本相生,金水朋交济。

    谁张大块帷,一任时光蜕。

    日居而月诸,六龙安可系。

    秋风尽九十,万物收其赘。

    萧萧物外峰,独立云之际。

    宁淡有馀姿,寒光初一缀。

    至哉溟涬心,故使精华闭。

    繇来成物者,仍归颛顼帝。

    离离碧涧松,郁郁幽岩草。

    深玄依化迹,精气微相保。

    轻霜动晓华,独爱秋光好。

    嗟兹浮坠叶,几向狂飙扫。

    徒分枝干馀,不见根株老。

    造物者何心,春荣而冬稿。

    春亦不任恩,冬亦不任懊。

    岁寒然后知,当时何足道。

  • 无题三绝

    郭之奇 〔明代〕

    一枝残艳出东园,几度飞花趁蝶喧。

    自向楼中辞燕子,每从山外忆王孙。

    青山竹影下幽溪,细细流莺枝上啼。

    举目光烟归碧岫,只疑春在夕阳西。

    寂寂幽闺莫自伤,空门即便礼空王。

    梅花纸怅三春煖,红袖缁衣一片香。

  • 阴寒二绝・其二

    郭之奇 〔明代〕

    寒妒无衣客,霜摧坠叶林。

    阳和如有脚,人树想同心。

  • 泊广陵偶成・其一

    郭之奇 〔明代〕

    隋堤柳岸旧飞花,零落霜风莫怨嗟。

    二十四桥寒月夜,清辉犹映玉钩斜。

  • 枕流为楼隔水尽林阴也林尽而睥睨出过此则千树森然翠烟靡届矣

    郭之奇 〔明代〕

    虚牖凭高发,下有碧溪承。

    临深非所意,枕流获古称。

    每当潮势长,安处若舟乘。

    清景移昏旦,波光视升恒。

    映此疏林美,蕴色浑凝冰。

    倏忽传空翠,近远碧烟层。

    春心宜映发,秋容转骄矜。

    请看云物际,旷怀必可兴。

  •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二 醒心亭

    郭之奇 〔明代〕

    醉时乐事醒时心,异代空将耳目寻。

    惟有山泉供俯仰,幽芳作意劝登临。

  • 偶占

    郭之奇 〔明代〕

    晓风飞去片花吹,暮雨低来折柳垂。

    愁绝子规声欲断,美人独立意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