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流芳的诗文
23 / 42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潘克家蒋韶宾邀游善卷寺酒后偶成
我生好游天作缘,昨日风雨今晴川。
泊舟遥爱松际寺,入门稍觉风中泉。
恍然便与幽意惬,何况突兀岩崖前。
咄哉两洞大奇绝,使我心神犹宕跌。
云端仙掌殊可辨,四壁烟霞互明灭。
石床丹灶亦宛然,盐堆米积何纤屑。
却思造物有底意,为此形模巧施设。
仙人已去山鬼来,虎豹疾走蛟龙回。
吾欲上下穷两崖,水深可溯闇可开。
褰裳濡足亦徒尔,胡不久留但裴回。
君不见祝娘遗迹今荒台,当年读书安在哉。
三生因果亦茫渺,虚堂寂历松风哀。
嗟我何为堕尘趣,十年不踏荆溪路。
张公玉女入梦频,闻誇善卷空复妒。
今日何日果此缘,山僧地主欣相遇。
经时未豁尘土肠,一朝欲向山灵诉。
洴浰蒋,吴区潘,二子知我我不谩。
百年易尽欢不足,胡不买山偕盘桓。
子今有山不肯居,我今无钱欲买难。
待我有钱知几时,蹉跎离墨与铜官。
-
送张子石北上
衰柳不堪折,烟霜留旧容。
毵毵扬子岸,犹惹渡江风。
马首初向北,不知关路重。
黄河冰连山,金台尘蔽空。
路难良可叹,汗漫思无穷。
我昔事驰骋,临老万事慵。
贵交久削迹,一丘息微躬。
长安尺一书,十年不复通。
当今谁爱士,此道如盲聋。
知子徒有心,致身竟何从。
子实慕风节,非独文采丰。
遇合亦寻常,壮夫岂苟同。
去去勿复道,行矣慎秋冬。
-
戏示山中僧侣
山居不须华,山居不须大。
所须在适意,随地得其概。
高卑审燥湿,凉燠视向背。
楼阁贵轩翥,房廊宜映带。
或与风月通,或与水木会。
卧令心神安,坐令耳目快。
皋亭美林壑,中塔亦称最。
一楼负山立,圭窦如向晦。
山僧请余住,余性苦不耐。
劝令开八窗,咄嗟变湫隘。
前楹布清阴,后户揽苍霭。
玲珑称人意,萧爽出尘界。
冁然谓山僧,此中固有解。
往往住山人,不知山好在。
我昨居新庵,结构亦可怪。
居然仇凉风,似欲杜灵籁。
古梅如老宿,亭亭使人爱。
其下安灶突,柯条半焦坏。
悲哉冰玉姿,坐受熏灼害。
见之热五内,如身被桎械。
谁当共拯此,移灶出树外。
面南辟小扉,日与香雪对。
区区一缗费,功德乃万倍。
吾言不见用,终为未了债。
-
冬日同袁小修王幼度诸君集钟伯敬邸舍即事
苦寒长闭门,旭日动春意。
忽闻故人期,欣然先客至。
相知无新旧,解后关情事。
楚客谈支离,吴侬亦憔悴。
百年一夕间,灯深酒难醉。
出门限东西,欲别有馀思。
且喜寒更长,前街月未坠。
-
登铜井访三乘上人
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
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
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
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
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
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
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
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
有僧欲礼清凉而未决来索予诗戏书四绝句
楖栗横肩衲挂身,芒鞋踏遍万山云。
若逢婆子山前问,蓦直从来不误君。
闻道边风最苦寒,风头起处欲行难。
中台积雪深无路,处处封门不出看。
我昔曾参老夜台,冰寒铁瘦石生苔。
舍身入海闻还出,君到清凉试问来。
文殊何必住清凉,大地何曾不放光。
自是凡夫心执著,登山涉水费资粮。
-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
可惜春光半滞霪,青泥汨汨水涔涔。
途经千里归犹近,病觉三分治未深。
欲去尚看童仆面,相留秪愧故人心。
惊魂怕问前头路,老马驱驰已不禁。
同心难得复相携,不道中途有别时。
去路愁君初索莫,病躯怜我独支离。
当杯畜意浑无语,上马回头各背驰。
未免有情那遣此,元来不及有情痴。
日日思归又恋君,今朝决意与君分。
情怀和病如春雨,踪迹无心似岭云。
好去烟霄须自致,得归麋鹿亦能群。
繇来出处元同调,俗耳悠悠未许闻。
出门各自抱深情,岂为怀居与啖名。
我觉途穷应退步,君知道广即前程。
秪如白下来寻旧,兼作濠梁远送行。
去住随心无不可,莫因去住又心生。
春寒花事未蹉跎,西碛西溪正好过。
自有閒人能作伴,从教多病不成魔。
高梁桥外千行柳,净业门前十顷波。
屈指长安行乐地,其如无梦逐君何。
历落嵚崎三十年,宁教人笑不教怜。
一腔热血犹堪洒,半片寒毡也有缘。
贫贱已知安骨相,功名端合让才贤。
远公莲社还依旧,且放心头得悄然。
-
锡山夜别闲孟子薪彦逸及从子宜之儿子杭之
十日追随意未倾,一朝言别若为情。
秪怜对酒成高会,无那挑灯是送行。
家累关心难共语,功名垂老不堪评。
便应拨棹从东下,十亩閒閒尚可耕。
撩乱乡愁一夕生,烛残酒醒奈深更。
隔船安稳归人梦,前路迢遥去客情。
江月又催征棹发,寒鸡不待寺钟鸣。
十年分手梁溪路,但觉衰颓负此行。
-
任城舟中得家报述怀
闻道家乡水,秋来又杀禾。
正愁生计少,其奈荐饥何。
阿母厨中意,贤兄柱下歌。
天涯一回首,不敢畏风波。
自笑逢时懒,兹行亦偶然。
为贫无不可,患得敢争先。
沟壑吾生事,箪瓢可送年。
寥寥故人意,三复赠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