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木图寄许士修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春到巳多时,幽禽尚未知。

    上林无限好,何事立枯枝。

  • 勉学诗・其十九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

    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

    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

    哀哉杨朱泪,滴向他路□。

    正途亦甚坦,舍此将安之。

  • 勉学诗・其二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树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时。

    七年异男女,八岁分尊卑。

    二五学书计,逢人多礼仪。

    二五学射御,四五加冠緌。

    今来谩不省,古道当如玆。

    欲作高高台,为尔宽作基。

    欲求深深井,为尔远为期。

    不闻邹孟学,还自俎豆嬉。

    人材日衰少,善保膝下儿。

  • 巾山晨望柬钱克温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月落江水明,疏钟发林杪。

    濛濛山气合,历历川光晓。

    妙静玄化机,纵意群动表。

    悠然悟真趣,忽觉天地小。

    是身本无累,万事相纷扰。

    愿释经世情,于兹共幽讨。

  • 宋五公・其三 寇忠悯公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寇公社稷臣,识远才亦果。

    张皇澶渊狩,佞幸惭计左。

    青衫老作吏,赤子泪交堕。

    宏谟虽不终,亦足振媮惰。

  • 过宁陵县学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师道古所重,义与君父同。

    自从东汉来,节行著高风。

    系理或诉冤,死请代以躬。

    收葬与抚孤,恳恻贯苍穹。

    圣贤垂大法,勉孝兼劝忠。

    岂闻讼其师,挤寘囹圄中。

    执宪者何心,此辈忍见容。

    不惟紊人纪,实斁上帝衷。

    至理有相关,斯乃教化宗。

    扶持罔失坠,允藉参赞功。

    末俗日悍骄,童稚忘敬恭。

    滔滔未有艾,□□安所从。

    我行闻怪事,窃叹徒伤恫。

    谁操黜陟柄,幸为惩顽凶。

  • 别母舅哭外舅郑公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昔奉安车共入关,拟于此路复南还。

    今朝独向江东去,泪洒西风草树斑。

    女甥携抱远相从,骨肉情深反负公。

    南郑江头三尺冢,夕阳衰草万山中。

    竹帛相期古道深,结婚端不为多金。

    自惭非是奇男子,恐负侯高择婿心。

  •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道济群生心尚歉,知周万物礼逾勤。

    能为世上难行事,始是人中寡过人。

    盛世岂无谋国者,汉家长忆富民侯。

    荣名史策寻常事,公论江河万古流。

    汉高嫚士千馀载,不见师臣与友臣。

    解使时君谦德重,孔明而下两三人。

    下士立身泾渭浑,胸中耿耿是非存。

    子云美新最可贱,著作犹尊李仲元。

    密叶丛篁噪晚鸦,荒村百里两三家。

    疲民采拾供租税,犹恐傍人议榷茶。

    多才久要钱文学,长日诗筒衮衮来。

    俊思雪消三峡长,好怀春到百花开。

    伯尚庭前倾竹叶,用中宅畔看梅花。

    天教二子相为乐,来往风流也足誇。

    每怀樗散郑司户,喜看□梓作孙枝。

    气清似得江山助,才异休令匠石疑。

    胡生挟策行千里,足茧衣穿不肯回。

    斯道要为终古计,丈夫宁避俗人猜。

    江山万里无黄耳,雨露三年忆紫荆。

    日暮出门闻雁过,忍听云畔索群声。

    一念无为付道耕,百邪还听敛心兵。

    本原能与天同体,三代功名始可成。

    浩荡乾坤烂熳春,天将乐意付穷人。

    迥无臭味堪誇世,纵有争心岂解嗔。

    乌石冈头白苧衣,几回醉伴夕阳归。

    山中兄弟遥相忆,未必天心与我违。

    我与东风作主宾,忍教负却太平春。

    一觞一咏酬佳景,也未输他世上人。

    梅径桃蹊绕荜门,半依城市半通村。

    春风一见如相识,莫逆于心两不言。

    鱼在深渊鸟在山,乾坤无物不相关。

    野亭日午攴颐坐,闲看云天一鹤还。

    食罢移床坐小亭,细看群蚁夺馀腥。

    倦来莞尔成微笑,宇宙茫茫几废兴。

  •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其六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服猛本王政,赐皮书阁中。

    林泉眼如电,文采座生风。

    似可讲周易,宁须唤小空。

    深思避贤者,玄理未能通。

  • 喜脩德汝器二君子偕嘉猷秀才至二首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宛宛心所慕,盈盈日兴思。

    今辰果何祥,举目皆在玆。

    经时抱沉瘵,杜门谢亲知。

    狷独莫与徒,有怀欲从谁。

    聊求古人志,远与后世期。

    放情简册间,庶以静自怡。

    此意信似拙,众方背而驰。

    非子秉冲襟,畴能无弃遗。

    敝庐面落日,炎暑每相欺。

    清谈偶有适,四座生凉飔。

    久乏经世具,孰正生民彝。

    深衷郁未宣,流光迅难追。

    嘅馀喜胥会,岂以慰我私。

    相期树斯道,与国隆丕基。

    孟春期过我,仲夏始来翔。

    只尺同里居,会合犹莫常。

    何况涉远道,各据天一方。

    言归虽有期,心思讵能忘。

    我如失群鹤,敛翮鸡骛场。

    时逢凉飙发,仰首睇穹苍。

    子若随阳雁,高举隘八荒。

    知时识天叙,岂慕稻与粱。

    哲兄富文学,簪笔侍贤王。

    爱国心事苦,念亲梦魂长。

    朝退寝室静,阅书焚妙香。

    宾僚各雨散,思子不在旁。

    子去义所安,讲道信有望。

    山河壮都会,图谱有馀芳。

    吊古考隆替,抚时推兴亡。

    贾传论过秦,杜生赋阿房。

    千秋继奇伟,亦足宣慨慷。

    顾惟河洛间,神丘郁相当。

    远思百圣烈,近想群贤臧。

    载瞻伊水滨,二龙宣重光。

    和贞各诣极,崇眇交挥扬。

    后来闽衡杰,阐述烂昭章。

    匪是启灵秘,正途巳微茫。

    愿子奋遐躅,整策趋康庄。

    明明吾所怀,暨暨宜力将。

    幽独静自悯,内视德甚凉。

    方忻丽泽益,垂析情增伤。

    迟子即来旋,□迹鸳鹭行。

    坠绪俟并缉,他□冀同攘。

    重开万古昏,再睹斯民昌。

    深期实在玆,抱瘵语莫详。

    行当重执手,母使热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