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氏家山图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钱君望乡劳梦思,陈君奋笔为写之。

    毫端歘吸驱鬼物,风霆捲地山川移。

    紫云峰高当面立,狮子滩声转山急。

    翠竹摇风市尘远,青枫夹路樵歌入。

    山脚盘回到石门,桑榆深映数家村。

    百年丘垄泽未泯,中古衣冠今尚存。

    高堂老人年八十,皓首红颜瞳点漆。

    柴门拄杖望儿还,坐听庭乌心若失。

    钱君一见增喟伤,此身如在淮水傍。

    摩挲门户欲归去,细看无路堕渺茫。

    乃知陈子善戏剧,故假丹青恼胸臆。

    世间万事无不然,画地作饼安可食。

    陈子亦是忆家客,不特戏人兼自释。

    沙际扁舟巳上樯,何当共载归故乡。

  • 勉学诗・其十四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五行各异气,万物无全材。

    声当配匏竹,味即调盐梅。

    何器不适用,有根当复培。

    山中多松柏,城中多第宅。

    孟尝千金裘,一狐难取白。

  • 寄好义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同乡不相见,动涉秋去春。

    何意忽来翔,会合当玆辰。

    雄谈有远趣,文采惊世人。

    譬彼随和质,众目咸知珍。

    陋俗乏奇士,怀抱郁未伸。

    每思伊葛流,磊落展经纶。

    志大固难售,心孤邈谁亲。

    君来起我意,颇觉气为振。

    炳炳千古事,悠悠三代民。

    举首视大荒,汗颜惭此身。

    深衷非一端,欲语未及陈。

    胡为复求去,重使别恨新。

    夙负江海情,耻为儿女仁。

    贤豪日衰谢,感叹易悲辛。

    凉风吹碧海,月露洗高旻。

    酒至且持饮,言归何所嗔。

  • 题李白对月饮图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明月出高树,上悬青天中。

    下有万顷之长江,扬波泛彩清若空。

    江风吹人色凄凛,此时对月谁能寝。

    十千斗酒何足论,举杯宜就花前饮。

    花前饮酒无与俦,酒酣意气轻王侯。

    仰招行云不可得,但见月与河汉俱西流。

    仙人伐桂树,玉女倚琼楼。

    顾盻暂相悦,弃去终莫留。

    昨日巳浩浩,今日复悠悠。

    人生如飞光,及时不饮空白头。

    君不见月中玉兔捣灵药,不能医此万古愁。

    何如醉卧长不醒,天地与我同虚舟。

    混混六合间,浩然何所求。

  • 勉学诗・其十三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驱车入东洛,策马上西京。

    所遇何表表,莫非公与卿。

    旌旄出广路,百步辟人行。

    前驱与后拥,不绝如雷轰。

    人生处困阨,孰不思宠荣。

    此途良足乐,此任苦不轻。

    丈夫誓许国,身作万里城。

    永怀鼎足戒,毋使公餗倾。

  •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哲后践贞轨,简策有馀馥。

    彼或趋卑污,流恶宁有足。

    明达知所师,鉴古以自烛。

    惟王实天纵,虚心湛无欲。

    学道期济人,为善靡徼福。

    群书不去手,万理瞭在目。

    鄙臣守铅椠,恩光蒙远瞩。

    穆如首夏风,煦若阳春旭。

    才微愧宠厚,迹贱惭爱笃。

    报德谅无阶,锡嘏徒有祝。

    东京多节士,我怀管幼安。

    腾身风尘表,宠禄宁肯干。

    子鱼不相谅,高位屡超迁。

    腐鼠欲见污,闻之愧心颜。

    皓皓由夷姿,迥出两汉前。

    彼哉阿世者,变灭同飞烟。

    荣华神所戏,贫贱节斯完。

    此道匪难知,胡为人不然。

    祸生既有胎,福茂讵无根。

    玄理谅不爽,群动何纭纭。

    商周数百载,积累基至仁。

    胤嗣岂皆贤,所藉先泽存。

    后王昧经远,谋虑止其身。

    于道或隅合,秉心殊未纯。

    永怀极盛时,民物熙阳春。

    孟氏好斥霸,恶彼能乱真。

    隆中有一士,卓然古天民。

    长啸六合间,草昧思经纶。

    寸心如白日,可破万古昏。

    所遇虽不谐,馀辉尚燉燉。

    使逢高光主,礼乐宁沉湮。

    惜其遗书亡,大志人罕闻。

    如何徇利子,于道不知真。

    卑卑章句中,徼禄求润身。

    可贵不在位,可贱不在贫。

    无取一时好,当作千载人。

    翠鸟质微细,乃以羽自戕。

    犀象兽之雄,每因齿角亡。

    物生无巨小,适用反相伤。

    犬羊死柔弱,虎豹死暴强。

    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

    万生谁长存,所贵德誉光。

    古来志节士,立身有大方。

    孰云萧艾丛,果胜兰蕙芳。

    封伦论治道,盛诋习俗漓。

    郑公若砥柱,坐障狂澜驰。

    嗟此古遗直,磊落胸中奇。

    遭逢英明君,计画得小施。

    刘蕡岂不伟,结舌竟如痴。

    浚恒宁独然,天运固若斯。

    焰焰趋愈下,滔滔竟何之。

    万事吾不识,聊以善自持。

    始见泽腹坚,又闻谷风至。

    炎熇复能几,木叶忽巳坠。

    四序不少停,景物日夜异。

    思之热中肠,不遑食与寐。

    支离如病鹤,顾影独长唳。

    黄雀饱稻梁,笑尔垂两翅。

    野性拙生理,大化无停机。

    缊袍汗沃若,絺绤风凄其。

    壮士千载心,岂忧食与衣。

    由来浮海志,不是轩冕姿。

    人生尚闻道,富贵复奚为。

    贤有陋巷乐,圣有西山饥。

    朵颐多所失,苦节未可非。

    保身戒无疾,制治忧小康。

    苟操敬慎心,何必求扁仓。

    依依桃李花,安知有严霜。

    松竹淡自守,岁晚凌众芳。

    小人徒媕婀,志士多慨慷。

    我生岂不贵,万物备天常。

    天常既无亏,贫贱果何伤。

    荣华众所慕,志得虞咎愆。

    贱贫可无忧,复为饥冻缠。

    有能外两途,逍遥循自然。

    苟不悟斯道,中心何由宣。

    曰予素寡昧,未达性命原。

    励玆不息操,夙夜靡遑安。

    奋庸有伊周,处约有骞渊。

    敬承圣哲训,庶慰迟暮年。

  • 谢蜀王赐果十首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涪州丹荔擅时称,翠篚来庭色尚新。

    献罢未曾登玉案,先教颁赐与群臣。

    翠笼擎出殿门东,受赐群臣喜色同。

    却笑开元恩未广,秪将异味悦深宫。

    尚食频供素膳回,金壶仙酝不曾开。

    君王嗜道浑忘味,佳果何劳远贡来。

    无才惭曳殿门裾,珍味频尝玉馔馀。

    解道侧生风味好,惜非梁苑马相如。

    九重勤俭恤民劳,锡贡深思道路遥。

    异味奇珍俱诏罢,皇明家法胜前朝。

    病身趋召历千山,又见江城荔子丹。

    窃食无功心有愧,赐归分与众人看。

    园官爱果胜黄金,一树生成一树心。

    味美巳知堪适口,当思培植用功深。

    利欲颓波挽不回,几人沉溺坏灵台。

    要明圣道无穷意,须仗贤王不世才。

    道术衰微几百年,陋儒无力愧皇天。

    已看位是真王贵,须使心承往圣贤。

    新制蒲鞭赐理官,丁宁用法效刘宽。

    好生要使民无犯,示辱如宽也不难。

  • 次韵谢蜀王六首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恩命许辞金殿直,归装仍赐石渠书。

    欲知怀德无穷意,长望星辰想属车。

    志是子渊方是广,才如曾点始为狂。

    自惭末学何为者,孤负恩言鬓欲苍。

    幸瞻天下难逢德,又读人间未见书。

    魂梦何尝违禁闼,深恩安敢忘巾车。

    德尊待士真忘势,位下忧民每悔狂。

    明日岷峨应渐远,莫云回首看青苍。

    全德巳看承道统,雄才更复主诗盟。

    欲知圣敬心无息,顾諟参前与倚衡。

    德胜东平弟与兄,共誇乐国似蓬瀛。

    近闻传令安黎庶,欢动山南十万兵。

  • 墨菊・其二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分根昔日向东篱,种近羲之洗砚池。

    几度偶浇池上水,花开朵朵墨淋漓。

  •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其九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六龙犹未御,万物巳昭苏。

    使处尊崇位,应无冻馁夫。

    不知天上乐,还忆世间无。

    八极遨游暇,踟蹰顾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