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九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士无及物智,每喜华其庐。

    我居岂不敝,于道巳有馀。

    明取容吾身,奥取藏吾书。

    奚须叹其陋,不见阿房初。

  • 书事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伏枕三旬不整冠,梦魂时复对金銮。

    忽闻盛事披衣坐,今日朝廷立谏官。

  • 峨眉县晓发次韵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渡水篮舆稳,穿林草径微。

    胜游方外得,乐事世间稀。

    风过欹僧笠,云来挂道衣。

    山灵应待久,好去莫相违。

  • 题南屏对雪图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昔年岁莫京国还,舣舟夜宿南屏山。

    山风吹云天欲压,夜半大雪埋江关。

    清晨倚楼望吴越,六合玉花飘未绝。

    恍疑江水驾山来,万顷银涛涌城阙。

    山僧好事喜客留,置酒开筵楼上头。

    玉堂仙人宋夫子,红颜白发青貂裘。

    坐谈今古如指掌,共看云收月华上。

    寒辉素彩相荡摩,碧海琼台迭萧爽。

    酒酣击节心目开,慷慨吊古思英才。

    荒祠古柏岳王墓,废湖残柳苏公堤。

    一时嘉会难再得,仙人上天尘世窄。

    王子何年绘此图,正貌南屏旧游迹。

    吾知王也奇崛人,新诗妙墨俱绝伦。

    偶然挥洒岂无意,神授髣髴存天真。

    世间今古同飞电,回首人豪都不见。

    空有罗山石室书,夜夜虹光射霄汉。

  • 脩德惠枯木图次韵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远别出门愁见难,燕山越水路盘盘。

    将心付与天边月,两地清宵一样看。

    月明树影落晴波,写寄山房古意多。

    巳分此身同槁木,岁寒相对老岩阿。

    百年礼乐愧前贤,濂洛微言久不传。

    待子归来同讲习,细炊麦饭饮寒泉。

    至道无闻昧力行,神交千载独周程。

    直教俯仰浑无愧,始是堂堂世上英。

  • 试院偶题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柳影波光锁院深,一尘不到市声沉。

    多情惟有双灵鹊,时到庭前送好音。

    三代宾兴法尚存,每因取士叹斯文。

    近来眼病无聊甚,岂复能空冀北群。

    桥门冠盖蔼如云,才气争先总出群。

    自愧腐儒无一艺,强颜来此较斯文。

  • 次韵奉寄好义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初旭湿霜痕,溪流缓复奔。

    路因频到熟,心待旧交论。

    山势随村曲,窑烟接海昏。

    知君多善教,所至俗还敦。

    闻说幽居僻,仙鬟翠崦南。

    阳坡饶美木,曲涧会澄潭。

    问俗何方古,藏名此地堪。

    深期带经往,清夜拥炉谭。

    野性便时弃,虚名耻世闻。

    目缘多虑暗,志为好奇分。

    傍日翻书卷,临池写练裙。

    思君同雅兴,搔首诵停云。

    混俗非真隐,深居学避嚣。

    看云山映竹,坐石水通潮。

    道胜贫何病,神完趣独超。

    遗经对千古,意颇似闻韶。

    草没阶前石,云连户外山。

    位居人下拙,身在病中闲。

    出处多难事,逢迎有瘦颜。

    仰看双白鹤,暮向远林还。

  •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五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涧底白头僧浣衣,云间童子负薪归。

    幽栖更羡投林鸟,半巳寻巢半巳飞。

  • 次韵留别陈季明先生・其二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每怀海上三秋别,来借山中一榻眠。

    妙论久容亲讲席,深杯相劝惜离筵。

    时清共喜闲身健,情重翻令别意绵。

    他日朝廷访遗老,吹嘘拟进白云篇。

  • 次韵赠国亮经历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君侯昔筮仕,匹马之幽并。

    先子守东藩,始结邻壤盟。

    宁知十载后,握手山中行。

    鬓发白欲尽,韬光复潜声。

    话旧若梦觉,痛饮张华灯。

    尚欣古义敦,爱余均父兄。

    雨洗秋色净,群山拥前楹。

    山鸟喜客来,飞鸣似相迎。

    □思天下士,公是世外英。

    流俗何所知,纷纷好议评。

    莫邪虽在土,龙气上回萦。

    自非水鉴识,谁知江海情。

    谈诗较李杜,起舞笑绝缨。

    大音久阒寥,厌听寒虫鸣。

    麟凤居空谷,何由在郊坰。

    处世愧郭泰,通家惭李膺。

    岩栖倘有约,相与弃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