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回的诗文
584 / 60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次韵宾旸池字
鸿雁逐稻粱,飞飞无定时。
槁草火不烬,层冰风已漪。
观化悟兹理,久甘玄鬓丝。
良愿息我影,不复天之涯。
云何事行役,黾勉营所私。
仰睇斗牛分,俯观朝夕池。
玉气忽澌尽,侲子犹欢嬉。
酸感谅徒尔,得酒竟大奇。
是日春雾霁,西楼昼阴迟。
云落茧楮墨,雹响纹秋棋。
幸喜暂合聚,宁忘倏乖离。
舟楫集津岸,焉得长絷维。
前谢后花发,东起西星移。
烂醉未失策,螺螟彼何知。
冥冥失马福,昧昧亡羊岐。
终当蜕阛阓,秉耒依农师。
-
同杨明府华父夜宿鸬鹚源
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
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
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
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
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
青蔬煮豆乳,滩转灶釜仄。
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
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
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
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
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
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
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
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
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
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
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
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
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
赵氏鄮山书院诗并序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脩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
赠鲁至道
种薰不生莸,种莸不生薰。
人力异培植,草木各有根。
或不然此说,宜以变化论。
蛟鱼无头角,作龙行雨云。
曲糵酿成酒,醒者皆醺醺。
不见昔诸子,抠衣孔圣门。
仲由气暴虎,不使行三军。
欲俾赐也讷,故曰天何言。
不见孺悲子,取瑟使之闻。
色黄而在裳,深取六五坤。
志学及从心,非变尚何云。
南山隐雾豹,养其所变文。
明明德新民,此书洙泗孙。
所谓新者何,拾旧新是勤。
服可古衣冠,耕须故田园。
世惟有旧染,不可留一痕。
变人先变己,毋我求道原。
下愚彼不移,乌喙无兰荪。
昏昏与晓晓,火蛰仍复蟠。
人生悟此理,寸丹还一元。
-
赠笔工杨日新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以述。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
秋兔拔毛号毛颖,愈奇愈巧愈精密。
脩管执之以为柄,短管窍之以为室。
其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
锋但欲齐忌太尖,翠羽鼠须俱不必。
老夫平生学欧颜,晚脱场屋涂注乙。
著书弃笔如丘山,使年将及三万日。
眼花尚能写蝇头,笔不如意辄怒叱。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