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饯傅理掾

    刘黻 〔宋代〕

    一郡一理掾,横浦为之宗。

    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

    遂宁起鼻祖,陆续书问通。

    乃今有耳孙,力学追遐踪。

    洁静二湛水,峭介双秀峰。

    平反几春意,坐令古犴空。

    政最复政最,匪诧赫赫功。

    庭草色若何,还与庆历同。

    归欤浩无怍,扁舟惊轻篷。

    邦民再见公,绣斧番禺东。

  • 矻矻何所思

    刘黻 〔宋代〕

    矻矻何所思,一默照群妄。

    门外风雨深,山鸟亦不访。

    有书足遮眼,寤寐古人样。

    菜根清苦趣,木朽支离状。

    深衣持夜香,往往御烟瘴。

    矫首知己贤,大有苍生望。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二○

    刘黻 〔宋代〕

    圣人不可见,犹幸闻绪言。

    万古宇宙立,一脉理义温。

    专门凿私智,百家起豗喧。

    太阳炳离照,坐收烟雾昏。

    鲁语本非略,轲书岂为繁。

    资之岁月深,左右皆逢原。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一九

    刘黻 〔宋代〕

    交游重金石,里巷毋泛寻。

    胸中抱明镜,妍丑不相侵。

    热交但以貌,冷交惟其心。

    势利易苟合,道义难力任。

    咏春发真趣,邀月开凡襟。

    夷险祇一节,鸡鸣风雨林。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一○

    刘黻 〔宋代〕

    立朝观大节,炳炳在行己。

    李唐号多才,屹立整颓纪。

    前狄后有韩,高风世仰止。

    孤忠翼正祚,大论辟非礼。

    老干挺冬岭,明魄浸秋水。

    均抱扶世心,勋学岂殊轨。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八

    刘黻 〔宋代〕

    东都党锢祸,机阱深九渊。

    标榜起俊厨,接踵沈黄泉。

    西园久握爵,龙门昧几先。

    忠魂招不返,炎祚孰以绵。

    谅矣文君痴,犹觊冷烬然。

    吁嗟万钧压,一线那能牵。

  • 东坡竹石

    刘黻 〔宋代〕

    坡翁北归留戏笔,数竹离奇生磈石。

    世如有凤必先知,碌碌凡禽谁得识。

    风不声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

    岭阯每苦烟瘴深,烟瘴何曾祸忠直。

    天使无垢来此邦,要与坡翁发真迹。

    大书特书等傲岸,方寸一虚隘八极。

    何年移植蓬莱宫,清风逼人寒半壁。

    枝可磨,叶可摘,石上根,祗如昔。

  • 癸丑九月苦雨和宋饮冰韵

    刘黻 〔宋代〕

    旱潦苦伤稼,景象难休休。

    老农早夜祝,愿见虞与周。

    弥望泪欲滴,相对如楚囚。

    苍天叫不应,空使霜白头。

    市廛强喧饰,村落多阒幽。

    偻指千载间,曾无三两秋。

    灶冷蛙产釜,瓮闲埃积??。

    长此更不已,菜色沦荒丘。

    阳精赫阴霾,庶宽漆室忧。

  • 中兴更化诗

    刘黻 〔宋代〕

    东南天一隅,谁起铜驼思。

    雁荡山之臞,匕饭悲黍离。

    矫首中兴期,儒风昌四维。

    阴霾苦凝沍,光景几逶迟。

    鸱鸮腾恶音,蛇虺纷剥脂。

    忠愤发夜气,历历排奸辞。

    黎明叫阊阖,骨鲠苍旻知。

    阳嘘一脉春,万宇同掀眉。

    睿智觉今是,庙断消前非。

    畴昔两揆贤,烛照朋邪欺。

    化弦易新调,活著扶危机。

    孽蜮遁妖迹,鸣凤览德辉。

    聋聩一苏醒,皇运兴炎基。

    耿耿忠孝图,炳炳恢复规。

    有志竟成事,失机将奚为。

    布帛可御寒,谷粟能疗饥。

    盘错见利器,疾病知良医。

    今日坠悠邈,千古羞涂碑。

  • 四先生像赞 晦庵朱文公

    刘黻 〔宋代〕

    天振斯文,紫阳木铎。

    博详反约,是继绝学。

    日月昭炳,揭之以行。

    闲居野服,身屈道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