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 秋暮吟望

    赵执信赵执信 〔清代〕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 登泰山记

    姚鼐姚鼐 〔清代〕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姚鼐姚鼐 〔清代〕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 九日登高台寺

    沈辂 〔清代〕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厉鹗 〔清代〕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 红窗月・燕归花谢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 将赴洞庭故里诸公赠别次韵奉酬二首

    朱用纯朱用纯 〔清代〕

    少壮相依老更亲,几回屈指不多人。

    情知晤对原稀少,话到分携便苦辛。

    岁首平添花下约,更残难乞醉中身。

    逝将好友殷勤意,散作包山笠水春。

    □□自分一畸人,旧好寻思转怆神。

    雨里话深闻雁夜,风前坐久看花晨。

    帆蒲尚挂娄江雪,杯蚁先浮震泽春。

    魂梦不愁波浪阔,故山常自接音尘。

  •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黄景仁黄景仁 〔清代〕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