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缮〔宋代〕

    周缮,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惟简子。太祖开宝九年(九七六),惟简致仕,以荫为京兆府鄠县主簿。后举进士。真宗大中祥符中知贺州(《舆地纪胜》卷五六)。官至都官员外郎。事见《宋史》卷四七八《周惟简传》。

    释道猷〔宋代〕

    猷,太宗时奉宣往西域取经,至道元年(九九五)抵沙州(今甘肃敦煌),寄住沙州灵图寺(敦煌遗书北京图书馆收字四号)。

    李巽〔宋代〕

    字仲权,邵武光泽(今属福建)人。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

    除江南西路提刑,迁两浙转运使,卒于官(同上书卷一三)。

    今录诗二首。

    邵奕〔宋代〕

    字日华,桂阳(今广东连县)人。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

    解褐邵阳主簿,曾以光禄卿出使交州。

    真宗大中祥符初,知兖州。

    四年(一○一一),改知广州。

    卒年六十三(《连州志》卷七)。

    陈世卿〔宋代〕

    卿(九五三~一○一六),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

    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

    调东川节度推官,归为秘书郎,迁太常丞。

    历两浙、荆湖北路转运使。

    累官秘书少监。

    代知广州。

    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四。

    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有传。

    今录诗四首。

    张秉〔宋代〕

    (九五二~一○一六),字孟节,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监察御史。

    以荐得知郑州,召还,直昭文馆,迁右司谏。

    后擢知制诰。

    真宗即位,除左谏议大夫,历知颍、襄、河南、河阳、澶、滑、永兴军等州府,后转礼部侍郎,加枢密直学士,再知并州,徒相州。

    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五。

    《宋史》卷三○一、《新安文献志》卷九四有传。

    今录诗七首。

    范令孙〔宋代〕

    孙,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东)人,质孙。

    登甲科,官右正言,年未五十而卒。

    事见《渑水燕谈录》卷七。

    李含章〔宋代〕

    章,字时用,宣城(今属安徽)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

    授屯田都官员外郎(《宛陵群英集》卷五)。

    真宗大中祥符末,充三司度支判官,出知本郡。

    仁宗即位,知江阴军,卒。

    有《僊都集》五卷,已佚。

    《万姓统谱》卷七二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谢泌〔宋代〕

    (九五○~一○一二),字宗源,歙州歙县(今属安徽)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

    官清川、彰明县令。

    端拱初,召试中书,直史馆。

    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司谏。

    历盐铁、度支副使,出知湖州、虢州。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三。

    《宋史》卷三○六有传。

    今录诗二首。

    宋湜〔宋代〕

    (九五○~一○○○),字持正,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

    初仕通判梓州榷盐院。

    迁著作郎、直史馆。

    雍熙三年(九八六),以右补阙知制诰。

    与苏易简同知贡举,判刑部。

    因事降均州团练副使。

    淳化五年(九九四),再知制诰。

    至道元年(九九五),拜翰林学士,兼修国史。

    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改给事中、充枢密副使。

    三年卒,年五十一。

    谥忠定。

    有文集二十卷,已佚。

    《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