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宋代〕

    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

    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

    十五年,为拾遗。

    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

    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

    召除大理少卿。

    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

    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

    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

    嘉定二年卒。

    有文集三十卷及《涉斋课藁》九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许纶《涉斋集》,辑为许纶《涉斋集》十八卷(按纶为及之子,集中卷二有《纶子效靖节止酒体赋筠斋余亦和而勉之》可证。

    纶当为及之诗的编集者,《永乐大典》误署为作者,今订正)。

    《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许及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涉斋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曾几〔宋代〕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张孝祥

    张孝祥〔宋代〕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贺铸

    贺铸〔宋代〕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岳珂〔宋代〕

    (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

    飞孙,霖子。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

    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为朝官,历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

    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

    十二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

    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为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为湖广总领。

    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四年,复起为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

    卒年六十余。

    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

    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

    《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为楮三年而成之意。

    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

    又有《宝真斋法书赞》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

    事迹散见本人有关著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赞》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

    合编为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王庭珪〔宋代〕

    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

    宣和末年退居乡里。

    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

    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

    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

    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

    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

    八年,卒,年九十三。

    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

    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

    《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

    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曾丰〔宋代〕

    (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

    十六年,知义宁县。

    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

    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

    享年近八十。

    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

    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

    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

    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孔武仲〔宋代〕

    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

    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

    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

    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

    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

    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

    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

    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

    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

    《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

    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邹浩〔宋代〕

    (一○六○~一一一一),字志完,自号道乡,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

    调扬州、颍昌府教授。

    哲宗元祐中为太常博士,出为襄州教授。

    元符元年(一○九八),召对,除右正言,因忤章惇,并论罢立刘后,除名勒停,羁管新州。

    徽宗即位,添监袁州酒税,寻复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

    历吏部、兵部侍郎。

    崇宁元年(一一○二),又因忤蔡京,以宝文阁待制出知江宁府,改杭、越二州,重理罢立后事,责衡州别驾,永州安置。

    后半年,除名勒停,窜昭州。

    四年,移汉阳军。

    五年,归常州。

    大观间复直龙图阁。

    政和元年卒,年五十二。

    有《道乡集》四十卷。

    《宋史》卷三四五、《东都事略》卷一○○、《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

     邹浩诗,以明成化六年邹量刻《道乡先生邹忠公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正德七年邹翎刻本(简称正德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简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吴芾〔宋代〕

    (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历删定官,秘书正字。

    以不附秦桧,罢。

    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

    三十一年,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

    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

    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

    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

    五年,改知隆兴府。

    六年,以年老奉祠。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十年卒,年八十。

    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湖山集》十卷。

    《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为底本。

    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