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无择〔宋代〕

    择(一○一○~一○八五,生年参《龙学文集》所附《龙学始末》及《咸淳临安志》卷八九),字择之,上蔡(今属河南)人。

    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

    历知南康军、海州,皇祐元年(一○四九)擢广南东路转运使,入直集贤院。

    五年知袁州,嘉祐初改知陕府,迁湖北转运使,入为中书舍人。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进龙图阁学士,知郑、杭二州。

    神宗立,知通进银台司。

    熙宁三年(一○七○)谪忠正军节度副使。

    元丰六年(一○八三)分司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八年卒,年七十六。

    有《洛阳九老祖龙学文集》十六卷。

    《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祖无择诗,以宜秋馆校刊徐氏积学斋景宋钞本《祖龙学文集》(其中诗四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南昌彭氏知圣道斋钞本(简称彭本)。

    底本第五、六两卷收入之祖氏与他人和诗及从《至元嘉禾志》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徐天祐〔宋代〕

    祐,字受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以父荫入仕,授归安尉。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为大州教授。

    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以国库书监召,不赴,杜门读书。

    四方学者至越必进谒,以为仪型。

    事见《万姓统谱》卷七、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

    今录诗六首。

    释道璨〔宋代〕

    璨,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

    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

    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东山(同上书卷二《见山楼铭序》)。

    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至四明,复归径山(同上书卷三《送一侍者归日本序》)。

    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先华严寺,再住荐福。

    为退庵空禅师法嗣。

    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诗一卷(此集宋以来未见著录,清释大雷庆槃访得原本校正,释元宏灯岱因为锓版);又有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维康编《语录》一卷,事见《语录》及妙叶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庆槃序、元宏灯岱跋。

     道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柳塘外集》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叶堂刻本(简称雍正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第一卷,辑自《语录》及他书者编为第二卷。

    罗公升〔宋代〕

    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

    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

    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

    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

    回乡隠居以终。

    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

    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张九成〔宋代〕

    成(一○九二~一一五九),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谪南安后号横浦居士,祖籍开封(今属河南),徙居钱塘(今浙江杭州)。

    十四岁为太学生,始从杨时学。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第一,授镇东军签判。

    五年,召为著作佐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四、九○)。

    六年,迁著作郎(同上书卷九九)。

    八年,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兼权刑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一二一、一二三)。

    以忤秦桧,出知邵州,未几落职。

    十三年,谪南安军居住(同上书卷一四九)。

    桧死,二十六年,起知温州(同上书卷一七一)。

    二十九年卒,年六十八(同上书卷一八二)。

    谥文忠。

    传世有《横浦先生文集》二十卷,另有《尚书说》、《论语说》、《孟子说》等,大多已残佚。

    事见《横浦先生家传》(附见宋刻《横浦先生文集》),《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三七四有传。

     张九成诗,以宋刻《横浦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明万历吴惟明刻本(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另从《横浦心传录》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张伯玉〔宋代〕

    玉,字公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早年举进士,又举书判拔萃科。

    仁宗庆历初以秘书丞知并州太谷县时,范仲淹推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范文正集》卷一八《举张伯玉应制科状》)。

    至和中通判睦州,时年三十,后迁知福州,移越州、睦州。

    有《蓬莱集》二卷(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已佚。

     张伯玉诗,据《严陵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二卷。

    卢祖皋〔宋代〕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陈亮

    陈亮〔宋代〕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杨简〔宋代〕

    (一一四一~一二二六),字敬仲,学者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富阳主簿。

    会陆九渊道过富阳,遂师事陆。

    历绍兴府司理参军,知嵊县、乐平县。

    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召为国子博士。

    以上书辩宰相赵汝愚去国事,主管崇道观。

    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起权发遣全州,又以上言未及对,论罢。

    嘉定元年(一二○八)授秘书郎,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

    出知温州。

    召为驾部员外郎,迁将作监。

    理宗即位,进宝谟阁直学士。

    宝庆二年卒,年八十六。

    著有《甲稿》、《乙稿》等,今存《慈湖先生遗书》二十卷,补编、新增附录各一卷。

    事见清冯可镛《慈湖先生年谱》、《宝庆四明志》卷九、《宋史》卷四○七有传。

     杨简诗,以明刊嘉靖四年序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张绎〔宋代〕

    (?~一一○八),字思叔,寿安(今河南宜阳)人。

    年三十从程颐学,颐每谓人曰:“吾晚得二士。

    ”即指尹焞与绎。

    后颐一年卒。

    《伊洛渊源录》卷一二、《宋史》卷四二八有传。

    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