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宋代〕

    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诚,号紫阳真人,天台(今属浙江)人。

    少好学,游历四方。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应陆诜辟为四川节度制置使安抚司参议。

    传说曾遇异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秘。

    八年,著《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

    元丰中留偈而逝。

    事见《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详说·张真人本末》。

    《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传。

     张伯端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悟真篇》五卷本为底本。

    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悟真篇注疏》(简称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简称拾遗),编为三卷。

    郭应祥〔宋代〕

    [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承禧,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间进士。官楚、越间。其他事迹不可考。

    陈淳〔宋代〕

    (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

    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

    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

    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

    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

    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释崇岳〔宋代〕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释道冲〔宋代〕

    冲(一一六九~一二五○),号痴绝,俗姓苟,武信长江(今四川遂宁西北)人。

    科举失意,受释氏学,于梓州妙音院落发。

    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出峡,谒松源岳,闻密庵之道。

    于云居曹源生处出世,遍历诸老宿逾二十年。

    浄慈肯堂充、华藏遁庵演一见以为法器,知密庵之传必由其复兴。

    其后潜庵光、一翁如、痴钝颖、掩室开、淛翁琰皆与分座。

    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由径山入住嘉兴报恩光孝寺。

    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移住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寺。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迁雪峰崇圣寺。

    三年,住庆元府天童景德寺,兼领育王。

    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移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

    九年,至平江府觉城山法华寺开山。

    同年十月,住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寺。

    十年卒,年八十二。

    有《痴绝和尚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赵若琚撰《行状》。

     道冲诗,以辑自《语录》和他书的偈颂及诗,合编为一卷。

    向子諲〔宋代〕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赵必𤩪〔宋代〕

    ?(一二四五~一二九五),字玉渊,号秋晓,东莞(今属广东)人。

    宋宗室。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初任高要尉,历摄知四会县、南康丞。

    帝昺祥兴元年(一二七八),文天祥开府惠州,辟为摄惠州军事判官兼知录事。

    宋亡,隠居乡之温塘村,足迹不入城市。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卒。

    有《复瓿集》。

    事见本集末附志传、行状。

     赵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道光十年诗雪轩刻《秋晓先生复瓿集》(简称诗雪轩本)。

    余芑舒〔宋代〕

    舒,号息斋,德兴(今属江西)人。

    入元,辟学录不就。

    有《息斋集》,已佚。

    事见清乾隆《饶州府志》卷二五、《宋季忠义录》卷一六。

    今录诗六首。

    薛嵎〔宋代〕

    (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

    官长溪簿(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

    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

    编为一卷。

    陆宰〔宋代〕

    (一○八八~一一四八),字元钧,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佃子,游父。

    徽宗政和中,为淮西提举常平(《南唐书》卷一三《刘仁赡传论》)。

    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为淮南东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五),迁京西路转运副使,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落职(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二二)。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临安府。

    十八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年六十一,赠少师。

    事见《家世旧闻》、清嘉庆《山阴县志》卷一三。

    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