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榘〔宋代〕

    字方叔,号芸窗,润州(今江苏镇江)人。

    淳间,任句容令。

    宝中,为江东制置使参议、机宜文字。

    有《芸窗词稿》一卷。

    丘葵〔宋代〕

    (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

    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

    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

    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征聘不出。

    卒年九十。

    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

    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高似孙

    高似孙〔宋代〕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张枢〔宋代〕

    字斗南,号雪(此据《洞霄诗集》,《宋诗纪事》作云)窗,又号寄闲,西秦(今陕西)人,居临安(今浙江杭州)。

    炎父。

    曾为宣词令、合门簿书。

    善词,有《寄闲集》,已佚。

    事见《浩然斋雅谈》卷下、《词源》卷下。

    今录诗十二首。

    谢薖〔宋代〕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吕声之〔宋代〕

    之,字大亨(《两宋名贤小集》小传名与字互易),新昌(今属浙江)人。

    早年与弟冲之同从陈傅良学,俱有声太学。

    曾为宿松尉,徙平阳丞。

    宁宗嘉定中官昭信军节度推官。

    有《沃州雁山吟》,已佚。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四存《雁山吟》一卷。

    事见《宋诗略》卷一四小传。

     吕声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为底本,酌校《宋人集》甲编本(简称宋人集)等,编为一卷。

    释法薰〔宋代〕

    薰(一一七一~一二四五),号石田,赐号佛海,俗姓彭,眉山(今属四川)人。

    年十六出家,从丹棱石龙山法宝院智明。

    年二十二薙发受具戒。

    南游湖湘,江西疎山柏庭文、怀衲裢皆延留之。

    未几至浙见无用全于天童,见秀岩瑞、空叟印于鄮峰。

    往依吴门穹窿破庵禅师,破庵迁吴兴凤山资福,使为知藏。

    资福散席,又遍谒灵隠松源岳、浄慈肯堂充、华藏遯翁演。

    后往霅川道场,即挽以分座。

    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入平江府高峰寺出世,八年,住平江府枫桥普明寺。

    十六年,住建康府太平兴国寺。

    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寺。

    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迁景德灵隠寺。

    淳祐五年卒,年七十五。

    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

    有《石田法薰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大观撰《行状》。

     释法薰诗,依《语录》卷次辑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蒲寿宬〔宋代〕

    宬,泉州(今属福建)人。

    生平不详。

    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

    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

    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

    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心泉学诗稿》六卷。

    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邓忠臣〔宋代〕

    臣,字慎思,一字谨思,长沙(今属湖南)人。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

    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开封府界提举司管勾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

    五年,为秘书省正字(《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六)。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权通判瀛州。

    六年为秘书省注《晋书》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四六四)。

    绍圣间入元祐党籍,出知汝州,以宫祠罢归。

    居玉池峰,号玉池先生。

    徽宗崇宁、大观间卒(《沅湘诗》卷二○)。

    有《玉池集》十二卷,已佚。

    事见《宋诗拾遗》卷九、清范能濬辑补《范忠宣集补编·覆忠宣公谥议》按语。

     邓忠臣诗,《同文馆唱和诗》十卷中收有与余干、张耒、晁补之等人唱和诗,今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收录,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一卷。

    顾逢〔宋代〕

    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台四妙之称。

    长于五言,弼称之为顾五言,自署其居为五言田家。

    有诗十卷,已佚。

    元初辟为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

    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为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