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芳〔宋代〕

    建宁建安人,字季实,号静佳。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朱翌

    朱翌〔宋代〕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石介〔宋代〕

    (一○○五~一○四五),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

    尝讲学徂徕山下,学者称徂徕先生。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释褐郓州观察推官。

    景祐元年(一○三四)调南京留守推官,三年代父远官嘉州军事判官,旋以母丧归泰山。

    庆历二年(一○四二)召为国子监直讲。

    四年,擢直集贤院,不久通判濮州,未赴。

    五年卒,年四十一。

    有《徂徕石先生文集》二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为诗。

    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四《徂徕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石介诗四卷,以清光绪十年刊潍县张次陶藏影宋本为底本。

    校以清康熙五十五年燕山石氏刻本(简称石本),康熙四十九年徐肇显刻本(简称徐本),清乾隆五十七年剑舟居士钞校本(浙江图书馆藏,简称剑本)等。

    张纲

    张纲〔宋代〕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王安中〔宋代〕

    中(一○七六~一一三四,此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宋史》本传推算,如按《文忠集》卷一五《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及竹林泉赋》所记推算,生年提前一年),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

    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

    徽宗政和间,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疏蔡京罪,为翰林学士,迁承旨。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五年,主联金攻辽,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二○)。

    七年,宋金启衅,以上清宝箓宫使兼侍读召还(同上书职官五四之一一)。

    除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

    钦宗靖康初,连贬随州、象州安置。

    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

    绍兴四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年五十九。

    有《初寮集》七十六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王安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初寮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刘才邵〔宋代〕

    邵(一○八六~一一五七),字美中,自号檆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上舍释褐,时年二十四,调赣、汝二州教授,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

    宣和二年(一一二○),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校书郎。

    高宗即位,乞养亲闲居十年。

    以御史中丞廖刚荐,为秘书丞,迁吏部员外郎、典侍右选事。

    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迁军器监丞。

    十四年,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

    以忤秦桧,出知漳州,官满奉祠。

    二十五年桧卒,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

    以疾请祠,卒年七十二。

    有《檆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宋周必大《檆溪居士集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刘才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所存诗。

    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单锡〔宋代〕

    字君赐(《东坡全集》卷九一《祭单君贶文》作君贶),宜兴(今属江苏)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

    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知江西德兴县(清同治《德兴县志》卷八)。

    尝修《宜兴风土记》。

    苏轼以女兄之子妻之。

    事见清光绪《重刊宜兴县旧志》卷八。

    今录诗二首。

    释原妙〔宋代〕

    妙(一二三八~一二九五),号高峰,俗姓徐,吴江(今属江苏)人。

    年十五出家,投嘉禾密印寺法住为师。

    十六岁薙发,十七岁受具,十八岁习天台教,二十岁更衣入净慈,立限学禅。

    二十二岁请益断桥妙伦。

    继扣雪岩祖钦,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得悟。

    三年,由国清过雪窦,谒西江谋、希声叟、寓旦过。

    及祖钦挂牌于道场,开法于天宁,皆随侍。

    度宗咸淳二年(一二二六),入临安龙须寺,苦行九年。

    十年,迁湖州双髻庵。

    帝昺祥兴二年(一二七九),至天目西峰。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入张公洞扁死关,不越户十五年。

    成宗元贞元年卒,年五十八。

    为南岳下二十一世,雪岩祖钦禅师法嗣。

    有《高峰原妙禅师语录》二卷、《高峰原妙禅师禅要》一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释原妙诗,以辑自《语录》、《禅要》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依次分编为二卷。

    廖刚

    廖刚〔宋代〕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俞紫芝〔宋代〕

    芝,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流寓扬州(《敬乡录》卷二)。

    少有高行,终身不娶。

    通佛理,工诗,为王安石爱重。

    哲宗元祐初卒。

    事见《石林诗话》卷中。

    今录诗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