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作者
25 / 975页 - 朝代
彭龟年〔宋代〕
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
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
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
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为御史台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
除起居舍人。
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
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
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
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
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
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为十八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
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陈岩〔宋代〕
(?~一二九九),字清隠,号九华山人,青阳(今属安徽)人。
宋末屡举进士不第。
入元,为避征辟,汗漫江湖。
及老,归青阳,遍历九华之胜,至一处则作一诗,已佚。
元成宗大德三年卒。
武宗至大元年(一三○八)邑人方时发掇拾散佚为《九华诗集》。
事见本集卷首方时发序及小传。
陈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酌校清丁丙《宋人集丙编》(简称宋人集)。
杨冠卿〔宋代〕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宋太宗〔宋代〕
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
太祖弟,封晋王。
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
庙号太宗,葬永熙陵。
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
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回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
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回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为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采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
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回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为第十七卷。
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为第十八卷。
赵鼎臣〔宋代〕
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
生于神宗熙宁初(一○六八?)。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调真定府户曹参军,以亲老不赴。
绍圣中,复举宏词科,曾官越州。
李邦直帅真定,辟为僚属。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官度支员外郎。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出知邓州。
未几召为太府卿。
有《竹隠畸士集》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赵鼎臣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郑獬〔宋代〕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