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作者
24 / 975页 - 朝代
郑清之〔宋代〕
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
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
十六年,除国子录。
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
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
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
三年,为参知政事。
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
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
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九年,迁左丞相。
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定。
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
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为第八卷。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九卷。
吕胜己〔宋代〕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王珪〔宋代〕
(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
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
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
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
谥文恭。
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
有集百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
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为四十卷。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另辑得集外诗,编为第七卷。
文彦博〔宋代〕
博(一○○六~一○九七),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历御史、转运副使、知州判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平章军国事,拜太师,封潞国公。
哲宗绍圣四年卒,年九十二。
徽宗崇宁间预党籍,后追复太师,谥忠烈。
一生更事仁、英、神、哲四朝,洊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余年。
著有《潞公集》四十卷。
《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三、《宋史》卷三一三有传。
文彦博诗六卷,以明嘉靖五年平阳王溱刻《文潞公文集》四十卷本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
参校明嘉靖五年王溱刻,清季锡畴、瞿熙邦校本(简称季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嘉靖五年王溱刻、傅增湘校补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另从《施注苏诗》、《舆地纪胜》等辑得集外诗九首、附于卷末。
张方平〔宋代〕
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
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
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
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
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
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
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
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
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
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
赠司空,谥文定。
有《乐全集》四十卷。
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
《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
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如净〔宋代〕
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
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
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
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
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
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
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
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张俞〔宋代〕
字少愚,又字才叔(《青琐高议》前集卷六),号白云居士,益州郫(今属四川)人。
屡试进士不第。
仁宗宝元初,西夏事起,曾于蜀上书陈攻取十策,诏赴阙。
庆历元年(一○四一),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不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三)。
隠居青城山白云谿,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余年,卒年六十五。
有《白云集》,已佚。
《东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传。
今录诗二十九首。
徐瑞〔宋代〕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饶节〔宋代〕
(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
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
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
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
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
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
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
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