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柳永〔宋代〕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王禹偁

    王禹偁〔宋代〕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陈与义〔宋代〕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赵汝〔宋代〕

    字参晦,号霞山,又号退斋。

    商王元份后裔。

    有今辑本《退斋词》。

    文同

    文同〔宋代〕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何梦桂〔宋代〕

    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

    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

    召为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为,引疾去。

    入元累征不起。

    有《潜斋集》十一卷。

    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刘宰〔宋代〕

    (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

    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

    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

    其间虽一再征召,皆不就。

    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

    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

    《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仑刻本(简称万历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郑刚中

    郑刚中〔宋代〕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陈傅良〔宋代〕

    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

    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

    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

    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

    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

    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

    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

    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

    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

    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张辑〔宋代〕

    字宗瑞,号东泽,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得诗法于姜夔,工词,有《欸乃集》、《东泽绮语债》,已佚。

    事见《江西诗征》卷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