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甫〔宋代〕

    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张孝祥等多有唱和。

    陆游《入蜀记》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八月二十八日有“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记事,略可知其时代游踪。

    有《易足居士自鸣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贵耳集》作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

    事见本集有关诗作。

     章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自鸣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所收近人胡思敬刊本(简称豫章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赵蕃

    赵蕃〔宋代〕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陆游

    陆游〔宋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苏轼

    苏轼〔宋代〕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梅尧臣

    梅尧臣〔宋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释正觉〔宋代〕

    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

    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

    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

    初住泗州普照寺。

    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

    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

    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

    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

    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

    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

    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

    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

    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朱熹

    朱熹〔宋代〕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韩淲〔宋代〕

    (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

    元吉子。

    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

    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

    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

    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

    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

    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为底本。

    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王十朋〔宋代〕

    朋(一一一二~一一七一),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初添差绍兴府佥判,三十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寻兼建王府小学教授。

    三十一年,迁著作佐郎、大宗正丞,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

    孝宗即位,除司封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累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改兼侍讲、侍御史。

    隆兴二年(一一六四),知饶州。

    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知夔州。

    三年,知湖州。

    四年,知泉州。

    七年,除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七月卒,年六十。

    谥忠文。

    有《梅溪前后集》及奏议等五十四卷。

    事见本集附录《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王十朋诗,以明正统刘谦刊《梅溪先生文集》(即《四部丛刊》影印本)为底本,此本刊印粗陋,但后来各刊本均出此本。

    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参校清雍正唐传鉎重编《宋王忠文公全集》五十卷本(简称雍正本)和光绪重刊本(简称光绪本)。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