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骧〔近代〕

    冯骧(1865—1932),字健程,四川华阳人。清末入尊经书院学习,曾任四川师范学堂选科教员,四川省政府教育科科员。

    高树〔近代〕

    高树(1847—1932),字蔚然,四川泸县人。树与弟楠同中光绪十五年巳丑科进士,同入翰林院。历官兵部主事、郎中,充军机章京,改禦史,出知锦州、奉天二府,以廉惠称。著有《鸰原集》、《金銮琐记》、《珠岩山人诗钞》,惜皆散佚。今仅辑得遗诗五首。

    李炳灵〔近代〕

    ?-1919后,字可渔,垫江(今四川省垫江县)人。光绪五年(1879)中举,后选授德阳县教谕,曾与谢必铿重修《垫江县志》。据《垫江中学校史》,1907年任垫江中学前身忠州学堂堂长,1912及1919任垫江县立中学校校长。

    朱子镛〔近代〕

    朱子镛(1868—1949),字采卿,重庆铜梁人。家贫辍学,自学成才。民国九年入川军第三混成旅为军医。民国十一年起,任广安、珙县、高县徵收局长。有《海棠香馆诗稿》。

    劳思光

    劳思光〔近代〕

    劳思光(1927—2012),生于陕西西安,本名荣玮,字仲琼,号韦斋,祖籍湖南长沙,当代汉语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年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转赴台湾,1952年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4年起出任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劳思光学贯中西,著作极丰,无论文、史、哲学,乃至金石考证等方面,皆有论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出版以后被港台大专院校广泛采用为指定教材。2012年10月21日在台北逝世,享年85岁。

    萧碧梧〔近代〕

    萧碧梧(1902—1936),女,名增萃,字碧梧,一字钿卿,山西文水人。常燕生继室。

    梁三苏〔近代〕

    梁三苏 号二白,一九三八年生,广东新会县人。现居佛山市。

    傅锡祺〔近代〕

    傅锡祺(1872─1946)字复澄,一字熏南,号鹤亭,晚号澹庐老人,台湾台中潭子乡人,清同治十一年八月十日(1872年9月12日)生。1906年加入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1917年继赖绍尧为社长,栎社规模自是始大,执台湾骚坛牛耳。晚年退隐「澹庐」,日以诗书自娱。其诗冲融淡雅,类其为人。生平所作,除分载栎社第一、二集外,生前未尝结集;殁后,遗有诗稿逾千首。

    王浩〔近代〕

    暂无简介

    杜关〔近代〕

    暂无简介